首页 理论教育 白灵菇的高效栽培技术

白灵菇的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灵菇栽培技术白灵菇又称白灵侧耳、白阿魏菇,原产于新疆,由于其菇体肥大洁白,肉质细腻,口感好,香味浓,且营养丰富,故有“摹牛肝菌”的美称。现将白灵菇栽培技术要点概括如下:1.选择场地。白灵菇有多种温型,一定要根据栽培季节、当地气候特点、栽培目的选择合适的菌株,南方地区一般选用中高温型。白灵菇栽培季节要根据其子实体分化温度合理安排。

白灵菇的高效栽培技术

白灵菇栽培技术

白灵菇又称白灵侧耳、白阿魏菇,原产于新疆,由于其菇体肥大洁白,肉质细腻,口感好,香味浓,且营养丰富,故有“摹牛肝菌”的美称。据测定,白灵菇蛋白质含量高达14.7%,含氨基酸达18种,脂肪含量低,并含有丰富的VD及多种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含硒量高达6.8%,同时又富含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若食用能消积化淤、清热解毒,入药则具有治疗胃病伤寒、降低血压、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作用。目前,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之一,同时又是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白灵菇栽培技术要点概括如下:

1.选择场地。白灵菇栽培场地应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如闲置的房屋、简易棚、日光温室等,并应尽量满足白灵菇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2.选择菌种。要选择性能优良、适龄、纯洁无污染、粗壮的优良菌株。菌株若用肉眼观察,不能有任何红、黄、黑、绿等杂色。白灵菇有多种温型,一定要根据栽培季节、当地气候特点、栽培目的选择合适的菌株,南方地区一般选用中高温型。另外,为了保证栽培效益,还应根据市场要求选用合适的品种。如目前国际市场对白灵菇的菇形要求为掌形、菌柄短,则应选用天山2号。而国内市场可销售漏斗形、长菌柄,则应选用天山1号。

3.选择季节。白灵菇栽培季节要根据其子实体分化温度合理安排。中温型白灵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5℃,菇蕾分化温度为8℃~16℃,子实体生长温度为8℃~20℃,可以在气温降至15℃~20℃以下的前40~50天装袋、接种。工厂化可调温的菇房,栽培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周年生产。

4.选择适宜的培养料。白灵菇是一种腐生菌,兼具寄生的性质,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可根据当地资源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的培养料,如棉子壳、硬杂木屑、玉米芯秸秆、甘蔗渣等。栽培白灵菇的培养料一般分为主料和辅料,主料为棉子壳、杂木屑、甘蔗渣的混合料,辅料为适量的麸皮、玉米粉、石膏蔗糖碳酸钙等。常用配方:①棉子壳77%,麸皮10%,玉米粉10%,石膏1%,石灰1%,蔗糖1%;②棉子壳28%,杂木屑50%,麸皮20%,碳酸钙1%,过磷酸钙1%;③棉子壳20%,玉米芯60%,麸皮18%,石膏1%,蔗糖1%;④棉子壳80%,麸皮15%,玉米粉3%,石膏1%,石灰1%;⑤棉子壳40%,杂木屑40%,麸皮10%,玉米粉8%,蔗糖1%,石膏1%。配料时应严格按照配方,并注意配制顺序,拌料要做到:料与料拌匀,料与水拌匀,酸碱度均匀,吸水充分。对培养基主料要进行水分测定,根据水分含量状况,科学添加水分,使培养基含水量达到55%~60%。以上配方料水比均为1∶1.2,pH为6.5~7.5。料拌好后应立即装袋、灭菌,防止酸败。也可用发酵6~7天的发酵料栽培,装袋灭菌。试验表明,为了提高产量,发酵时应只将主料和发酵剂混合发酵,待主料发酵好后,再添加辅料,装袋灭菌。(www.xing528.com)

5.装料灭菌与接种。按常规方法装袋、灭菌、接种,选用宽17cm、长33cm、厚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时边装边用手轻压,松紧度要适宜,装好后扎紧袋口,及时灭菌。常压灭菌8~10小时,温度为100℃,要注意防止出现灭菌死角或高压灭菌2h,压力为1.5kg/cm2,灭菌完毕待袋温降至30℃以下时抢温接种。接种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在白灵菇栽培中,由于常采用两头接种,绳扎口,容易出现部分菌袋后期发菌缓慢,推迟出菇现象,有些地方提出接种后,扎绳时预留黄豆大小的通气口技术,但应用此技术时应注意不能片面强调通气,若接种口留的通气空隙偏大,易造成培养基感染,通气孔应正对菌种块,不能偏离,或者将接种口夹棉花通气。

6.发菌期管理。接种后将菌袋置于菇棚内或摆放在经消毒过的培养室内发菌,床架多层排放在干净且干燥的地面上,一般摆放4~6层,温度高时要多留通风道,摆放层数要少,层与层之间要用竹竿隔离。前期要注意降温,后期要设法提温,原则上掌握袋温不能高于28℃,最好控制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暗光培养。35~50天,菌丝基本发满袋,之后调节温度至15℃~18℃,相对湿度70%,在保持空气新鲜的情况下继续培养,约经30~40天后,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转入出菇管理。

7.出菇期管理。从生理成熟到菇体长成,此阶段的管理工作是决定白灵菇产量高低、质量优劣的重要时期。其管理关键是要合理调节温、湿、气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温度控制在0℃~13℃,通过棚体上方草帘的盖与揭,使昼夜温差保持10℃,把湿度提高到80%~85%,加大通风,同时给以充足的散射光刺激,7~10天后,完成菌丝的后熟,促使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再提高温度及湿度,并密切注意菇蕾的出现。待菇蕾长到拇指大小时开袋,并多向地面、走廊和空中喷水,将室内空气湿度提高到85%~90%,温度保持在12℃~20℃,并加强通风,增强光照。幼菇长到乒乓球大小时,挽袋口露出原基,进一步加大水分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95%,并加强通风。室温高于25℃,空气湿度过大又通风不良,子实体极易感染假单孢杆菌,菇体表面产生水泡,色泽变黄且蔓延迅速,导致整批菇绝收。

对白灵菇覆土栽培的,覆土用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如菜园土、水稻田土或塘泥。先晒干,加10%左右的草木灰或煤渣,使用前加1%~2%的石灰拌匀后,用多菌灵喷雾加湿,含水量20%左右,盖土薄膜闷2~4天后备用。覆土以颗粒状、握之成团抛之能散为好。覆土后要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

8.及时采收。当白灵菇菌盖充分展开,菇体7~8分成熟时,为最佳采收时。采收过早,影响产量;采收过晚,易出现低、次、残菇。采收时,用手握子实体菌柄部轻轻的采下,白灵菇从现蕾到成熟需15~20天。采收后要将菇脚和小的死菇清除掉,菇坑用土填平,并喷水保湿。白灵姑从种植到最后出菇,整个周期100~120天。可采收1~2潮菇,生物学效率80%~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