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磅揭秘:晚清大员张之洞的惊人故事

重磅揭秘:晚清大员张之洞的惊人故事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因为客观原因,张之洞在以后的十年中,参加会试屡遭不利。直到1863年,张之洞得中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张之洞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历史人物,具有爱国主义精神。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战后,张之洞上奏清政府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借助外国兵力与日作战。《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向清廷上奏,提出废约办法,即乞求强国援助。在政治上,张之洞也是一位守旧的保皇派。

重磅揭秘:晚清大员张之洞的惊人故事

晚清大吏: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年),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在朝中属于清流派。因为是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世人多以“张南皮”称呼他。

他天资聪明,又有家父、塾师的严格要求,13岁就考取了秀才,16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成为一名少年解元。但因为客观原因,张之洞在以后的十年中,参加会试屡遭不利。直到1863年,张之洞得中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1880年授翰林院侍读。次年又擢升为内阁学士。后来又出任山西巡抚。1889年8月,调任湖广总督

张之洞是地方实力派人物,他积极主张兴办洋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探索“求富、求强”的救国道路付出了大量心血,在地方上创办了一些近代军工企业,如汉阳铁厂。

张之洞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历史人物,具有爱国主义精神。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战后,张之洞上奏清政府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借助外国兵力与日作战。他还建议清政府应当谨慎固守天津塘沽及东北地区。后来他又致电李鸿章,提出“购兵船、借洋款、结强援”三项主张来加强国防力量。《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向清廷上奏,提出废约办法,即乞求强国援助。但是对于台湾问题,他却认为台湾“现自改为民主之国,以后筹械等事,自未便再为接济,以免枝节”。1895年6月,日军攻陷基隆港。张之洞又致电唐景崧,希望他激励士勇民众坚守台北府,力图捍卫大清政府的领土完整。(www.xing528.com)

在政治上,张之洞也是一位守旧的保皇派。1898年,作《劝学篇》一文反对变法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张之洞参与“东南互保”,镇压两湖群众斗争,并弹压了唐才常自立军起义。

1906年,张之洞晋升协办大学士,又升为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升太子太保衔,次年病故,谥号文襄。

张之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