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卓吾:跳出框架,追求个性化自我

卓吾:跳出框架,追求个性化自我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贽字卓吾,福建泉州人。耿定理去世后,李贽搬出耿家,在朋友帮助下造了几间房屋,名为芝佛院,继续读书讲学。李贽为了表示与儒家道学的坚决对敌,专心于评点儒家的经典著作,以批判的眼光评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示了独特的见解。在邪恶的势力面前,李贽毫不畏惧,始终坚信正义在自己一边。耿定向的支持者恼羞成怒,捣毁了芝佛院。

卓吾:跳出框架,追求个性化自我

离经叛道卓吾无求

胥天下之为伪学者莫不胆张心动。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卓吾先生李贽

王阳明的“心学”发展到明朝后期,形成了一个泰州学派,李贽就是这个学派中一个非常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

李贽字卓吾,福建泉州人。他从小就有鲜明的叛逆的性格。做过20多年的官,他耳闻目睹了官场的种种黑暗,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他与那些昏官和假道学格格不入,毅然辞官,寄居黄安(今湖北红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一边读书做学问,一边帮助教育耿家的孩子。

他不让孩子们死背四书五经,而是让孩子们随意读书游戏,充分发挥儿童天真活泼、自由奔放的天性。这引起了耿定理的大哥耿定向的不满,责怪李贽带坏了耿家的孩子。

耿定理去世后,李贽搬出耿家,在朋友帮助下造了几间房屋,名为芝佛院,继续读书讲学。他反对儒家倡导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斥责那些不许妇女再嫁的人为“大不成人”。他还称赞卓文君的私奔为“善择佳偶”,赞扬武则天能以爱人才为心,安民为念,认为她在千古帝王中是很少见的。

李贽为了表示与儒家道学的坚决对敌,专心于评点儒家的经典著作,以批判的眼光评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示了独特的见解。他赞扬秦始皇为“千古一帝”,称赞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是“首创”,并把陈胜和历代帝王并列。他厌恶那些假道学的俗儒,以大无畏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对程朱理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招收女弟子,穿着儒家服装却剃光头,又不吃斋念佛,这在当时人们眼里都是惊世骇俗的事。于是耿定向的支持者就到处造谣,说李贽引诱良家女子,伤风败俗。在邪恶的势力面前,李贽毫不畏惧,始终坚信正义在自己一边。耿定向的支持者恼羞成怒,捣毁了芝佛院。(www.xing528.com)

这以后,74岁的李贽只好到处流浪,但是,他从没有放弃与守旧思想的战斗。不久,李贽的离经叛道吓得朝廷里的卫道士,纷纷向皇帝上疏,说他惑乱社会、毒害民众,要求逮捕李贽。皇帝立即下旨,派锦衣卫把他捉到了监狱。

万历三十年,就是1602年,囚居在北京皇城监狱里的李贽吩咐狱卒为他剃发,他抢过剃刀,飞快地在自己喉咙上割了个大口子,顿时血流如注。

气息奄奄之际,狱卒问他:“疼吗?”

李贽用手指蘸血在地上写:“不疼。”

狱卒又问:“为何要自杀呢?”

李贽又写到:“七十老翁何所求!”

次日半夜子时,李贽在春寒料峭的皇城监狱里血尽气绝,与世长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