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牧草的最佳刈割时机及利用方法探讨

牧草的最佳刈割时机及利用方法探讨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牧草的适时刈割和调制利用适时刈割的牧草可以青饲,也可晒制干草和青贮,以备冬春饲料缺乏时利用。可见,随着生长阶段长,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而家畜不易吸收消化粗纤维则显著增加。然而,刈割过早则产量低,必须确定一个最适宜刈割时期。一般来说,豆科牧草在现蕾至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刈割可获单位面积内最高营养物质。禾本科牧草茎叶干燥速度较一致,比较容易晒制。

牧草的最佳刈割时机及利用方法探讨

牧草的适时刈割和调制利用

适时刈割的牧草可以青饲,也可晒制干草和青贮,以备冬春饲料缺乏时利用。不同生育期牧草产量不同,质量也有很大差异。以紫花苜蓿为例,其干物质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营养生长期分别为26.1%和17.2%,现蕾期为22.1%和23.6%,盛花期为18.2%和18.5%,结荚期为12.3%和40.6%。可见,随着生长阶段长,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而家畜不易吸收消化粗纤维则显著增加。然而,刈割过早则产量低,必须确定一个最适宜刈割时期。确定最适刈割时期,即不能单纯根据产量,也不能只看质量,而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必须根据单位面积内营养物质的产量来决定。一般来说,豆科牧草在现蕾至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刈割可获单位面积内最高营养物质。同时对多年生牧草来讲,刈割不仅是一次产品的收获,也是一项田间管理措施。刈割期是否得当,留茬是否合适对牧草以后会生长会产生很大影响。刈割次数应根据牧草生物学特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而定。越冬前最后一次刈割不能太迟,须留有充分的再生时间,以利植株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根部抗寒能力,安全越冬。一般应在入冬前3~4周进行。留茬高度也要因不同牧草而异。如苜蓿留茬4~5cm为宜。(www.xing528.com)

栽培牧草除青刈利用外,主要还是调制干草或青贮以备冬春时用。优质干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食。贮存大量的干草,可以保证家畜在冬春缺草季节的营养需要。禾本科牧草茎叶干燥速度较一致,比较容易晒制。豆科牧草茎、叶干燥时间不同,叶片干燥快而茎秆干燥慢,往往在晒制过程中叶片大量损失,降低干草的营养价值。晒制干草首先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旱季晴天进行。刈割后就地平摊,晴天晾晒一天,叶片凋萎,含水量约45%~50%时,集成高约1m草堆,经2~3天,当干草能拧成草绳,即不张裂,也不出水,即已下降到含水量20%左右,运回圈舍附近堆垛贮存,但此时牧草含水量为非安全含水量,潮湿天气过后及时通风凉晒。晒制过程一定要避免雨水淋湿、霉变,保证干草质量。堆垛后特别注意草垛不要被水渗透,以至干草腐烂发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