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园措施与效益分析

产业园措施与效益分析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同步开发建设大郑新城,增强配套服务能力。到2015年,大郑新城的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主体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基本齐全。

产业园措施与效益分析

10.8.4 产业园举措和效益

大连开发区作为全国最具城市化特点、最有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开发区之一,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区伊始就开展了区域环境背景特征调查,以后又陆续实施了热电联产、雨污分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产业废弃物社会化处置等工作,保证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园区的建设主旨是坚持多元化回收体系、高集中处理、大规模利用。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同步开发建设大郑新城,增强配套服务能力。积极争取将园区纳入到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

第一,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生态工业园要具备拆解、加工、分拣、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完整的产业链链条,科学规范利用资源,深化资源化加工,园内企业要形成分工明确、互利合作、利益相连的产业链链条;可通过吸纳企业入园、重组兼并等这些形式,逐步实现相关企业集聚、大力提高产业集群良好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高新技术的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科学技术研发水平,开发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再生资源利用技术,不断加快应用先进装备推广步伐,淘汰技术落后的装备以及陈旧工艺,促进科研成果向应用工程的转化步伐,使产品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园区内的产业发展搭建稳定的基础设施共享平台,满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建设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再生水综合利用等环保设施工程,提高污染防治能力,使各种废弃物得以安全处置,实现园区内废物的“零排放”;建立一套比较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一个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的组织框架,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再生资源行业管理标准化、高效化;积极承接日、韩等国家再生资源利用产业转移,吸纳区域内再生资源,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东北亚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合作区。

第二,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过制定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制定并形成一套涵盖法律法规、标准及财税、土地政策等在内的再生资源回收促进体系,使得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下的积极性以及众多龙头带头企业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合理利用、标准规范和合理整合现有回收渠道的现实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标准规范建设,建设一个以社区回收站点和分拣中心为依托、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使再生资源回收逐步产业化。到2015年时,可成立回收企业和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使城市90%以上的废旧资源回收人员可纳入科学规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区设立标准的废旧资源回收站点,90%以上的废旧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标准规范的市场交易以及大规模处理,努力使废旧再生资源的重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www.xing528.com)

第三,同步开发建设大郑新城。大郑新城的开发建设要与生态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相协调,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同步建设。大郑新城要按照“两轴、三心、四片区、八组团”规划进行联动式发展。围绕生态工业园建设相应的生活配套区,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老城区配套功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辐射能力。到2015年,大郑新城的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主体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基本齐全。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购销、绿色环保的原则,大连市将以城市每1500~2000户居民、乡镇每2000~2500户居民配套设置1个社区回收站点为标准,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新建和改建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经营规范的社区回收站点800个左右。回收站营业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回收点营业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回收站点的使用期限不少于3年,回收站点要具有生活垃圾收集和再生资源回收双重功能。要实现2015年再生资源加工能力1300万吨,本地的再生垃圾远远不够。同时园区将进口再生资源进行分类加工,最终将再生资源变成“城市金矿”。到2015年。园区进驻企业将达近200家,每年可处理1300万吨再生资源,拆解100万辆报废汽车、200万台废旧家电,提供1000万吨优质工业原料,相当于可以减少10亿多吨矿石开采量,减少近1亿吨左右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减少100万吨的CO2排放总量,届时园区年产值可达2000亿元,实现利税税金额为200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