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盟国制定抗日防中的策略取得显著成果

盟国制定抗日防中的策略取得显著成果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检讨中日战争的历史,日本是在中日爆发全面的战争之后,日本才知道错估中国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反抗力量,因而陷在中国的战略泥淖之中。最后的结果是,中国为世界而战,但是世界却出卖中国,当然中国人自己的内斗,也是造成中国无法保障自己权利的主要原因。而目前,中国的民族主义意识已经唤醒,中国的国力已经增强,中日双方若是再有第三次的军事冲突,恐怕日本会受到更大的打击,这刚好与第一次中日战争之时的情形与状况相反。

盟国制定抗日防中的策略取得显著成果

检讨中日战争历史日本是在中日爆发全面的战争之后,日本才知道错估中国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反抗力量,因而陷在中国的战略泥淖之中。而反法西斯同盟国,一方面只想利用中国来困住日本的军力,一方面设法防止中国利用抗日胜利而进入现代化,因此以最低勉强可以维持中国战力的数量,来援助中国,同时还要设法分化中国内部的斗争,其中以苏联最为狠毒,英国最为阴险,美国则是徘徊在正义与权谋之间。最后的结果是,中国为世界而战,但是世界却出卖中国,当然中国人自己的内斗,也是造成中国无法保障自己权利的主要原因。

若是分析中日战争的成败因素,我们可以说日本是应胜未胜,中国是应败未败,以两国整体的国力,或是直接交战的军力而言,日本都是居于绝对的优势,因此以力而言,日本应该可以击败中国。但是在政略与战略的运用而言,中国却能以民族主义的热血,充分的运用对抗的智能,使得日本无法运用其力的绝对优势而击败中国。日本竟然陷入欲战不能尽其全力,欲和又不能拿出决心的困境,因此日本的「力」优于中国,但是「智」却输给了中国,在「理」上面,日本更是站不住脚,因此最终日本还是失败了。

而在中日战争的发展过程之中,中国的民族近乎永无止境的内斗劣根性,是整个中国现代史危机不断发生的问题所在。但是源自中国民族主义认同的力量,却在战争爆发之后,够克服一切的问题,在中国在绝对的作战条件劣势之下,仍然能够全始全终的完成对日抗战,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近乎战争历史前所未有的奇迹。

日军拥有火力与战技的优势,以及现代化的工业与社会组织,中国在这些方面,是全面的的落后,中国人只有以比钢铁还要强韧的意志,以血肉之躯抵挡枪林弹雨,在中国壮丽的河山之中,不惜一切的牺牲,筑成一条又一条的血肉长城,最终能够挡住日本的攻势,赢得最后的胜利。最为遗憾的是,在列强的阴谋支配下,这个重大的胜利没有给中国带来和平,反而引爆了更大的内战,这样中国就在战后,失去了建设与发展的机会,中国不能富强,又陷入了分裂,所有中国抗日的英勇事迹,也就被扭曲与忽略了。(www.xing528.com)

本书既然把这次的抗日战争,称做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当然有其特别的用心,本书将明确的指出,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抗日战争,事实上,是可以上溯清朝时代的甲午战争的「未完成之战」。本书的目的之一,也在对日本示警,由于日本至今仍然不能面对自己的战争责任,同时继续的推展军国主义政策,企图控制钓鱼台与幕后支持台湾独立,那么中日或者会有接近「第三次」中日战争的冲突。而目前,中国的民族主义意识已经唤醒,中国的国力已经增强,中日双方若是再有第三次的军事冲突,恐怕日本会受到更大的打击,这刚好与第一次中日战争之时的情形与状况相反。

总之,作者希望借着这本书,来回答一个非常严肃的历史问题:『当全人类参予二次世界大战之时,中国人在那里?』

答案是,中国人率先挺立在反抗法西斯暴政的战场中,成为贡献最多、牺牲最大的战士,人类在二次大战之所以会有战胜法西斯的成果,中国人的贡献最多,历史不应忘记中国人的光荣与贡献,中国人所有的牺牲不能被扭曲与遗忘。而对于列强出卖中国光荣的历史,中国人应当有所警戒与提防,而在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的发展上,中国也要出更多的力量。否则中日之间的冲突历史,可能又要重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