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伤后的反击计划:从挫败中复苏

重伤后的反击计划:从挫败中复苏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幸好蒋介石最后终于做出断然处置的决定,撤换史迪威,以终止中国战区整个指挥系统的根本乱源,然后又大胆地从西北抽调部队,到华南防止日军的进攻。同时蒋介石也与新任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配合无间,最后在这个几乎亡国的边缘稳住了局势。盟国因而得以乘虚进击,将日军主力隔绝在中国战区,而能以较少的代价,就打击到日本的本土了。在这种情况下,盟国当然不会接受日本的停战要求。

重伤后的反击计划:从挫败中复苏

这场广西会战,可以说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华军方面最为慌乱与失控的作战。中国当时的情况可用“人心动摇”与“军心溃散”来形容,史迪威的效应,在此充分地发作,中国战区内外都陷入一团乱战之中。幸好蒋介石最后终于做出断然处置的决定,撤换史迪威,以终止中国战区整个指挥系统的根本乱源,然后又大胆地从西北抽调部队,到华南防止日军的进攻。同时蒋介石也与新任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配合无间,最后在这个几乎亡国的边缘稳住了局势。日军在取得衡阳会战的胜利之后[1],其精锐的军力,却陷在离本土遥远的中国华南,这正是日军战略布局上致命的失误。不过这时候的日本朝野上下,都极为需要一些“胜利”的消息,来维持已经露出崩溃的作战意志。特别是刚刚组成的小矶国昭与米内光政联合内阁,已经奉命开始设法寻求结束战争的方式。从一九四四年的八月起,日本已经不再追求战争的胜利了,而是希望能够求得可以接受的停战协议。日本政府一直认为,设法结束对中国的战争,更是其第一优先之政略目标,所以希望能够软硬兼施的要求蒋介石,能够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因此小矶国昭政府对蒋介石,提出相当低姿态的和谈条件:只要国民政府肯接受和谈,日将放弃所有长城以南,满洲国之外的所有占领地区,并且将香港交给中国。这是中日全面战争以来,日本姿态最低的条件了。但是蒋介石仍然拒绝接受。蒋介石这种抗日到底的决定,迫使日军大本营在面临生死存亡选择的关键时刻,继续将其有限、也是最后的军力,进一步推进到远离日本国防核心的中国战区。因此日军就算成功地攻占华南,也不能弥补它在本土核心四周主要战略据点的损失。如果日本决策核心真有智能与勇气的话,既然它已决定寻求停战和谈,就应开始全面收缩兵力,在北太平洋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全力加强防务,才能使得盟国无法顺利打击到日本的核心;日本又同时公开宣布接受停战,这样盟国才可能考虑,为避免付出太高的代价,而愿意与日本进行投降条件的商议。但是日军大本营这时却反其道而行,造成其核心防卫出现战力空虚的问题。盟国因而得以乘虚进击,将日军主力隔绝在中国战区,而能以较少的代价,就打击到日本的本土了。在这种情况下,盟国当然不会接受日本的停战要求。(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