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郑和的西洋之旅及成就

明代郑和的西洋之旅及成就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永乐三年七月十一日,明成祖为宣扬国威和发展对外贸易,特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27400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到一地,郑和赠给各国国王厚礼,以示友好。我们有理由认为:郑和不仅是和平的使者,也是传播茶文化的使者。

明代郑和的西洋之旅及成就

第二节 明代郑和西洋

明初,对周边邻国采取友好政策,尤其与东南亚各国关系最密切,双方实施“朝贡贸易”。当时东南亚各国输华商品多属奢侈品药品,如犀角、象牙、玳瑁玛瑙、香料等,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茶叶瓷器、丝绸等。

明永乐三年(1405)七月十一日,明成祖为宣扬国威和发展对外贸易,特派郑和下西洋(今之南洋及印度洋)。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27400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明宣德八年(1433),一共远航七次之多。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www.xing528.com)

郑和船队到达的地方有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的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据《明史》和《郑和传》记载,郑和航行前后达28年,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郑和赠给各国国王厚礼,以示友好。船队带去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金银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特产。郑和七次下西洋,使中华茶能够在亚、非诸国得到广泛的认同,对其传播有正面的效果。

郑和时代的中国,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特别是茶叶文化的传播与他远航的宗旨是不谋而合。我们有理由认为:郑和不仅是和平使者,也是传播茶文化的使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