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的形式及其影响力:垂直、平行、斜向,正式与非正式沟通网络探析

沟通的形式及其影响力:垂直、平行、斜向,正式与非正式沟通网络探析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按沟通的方向分类可以分为垂直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三类。斜向沟通的目的类似于平行沟通。通过实验,行为学家发现在正式的沟通渠道中存在五种典型的沟通网络,即轮式、“Y”式、链式、圆周式和全通道式,这些网络对群体活动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对非正式沟通形式经常产生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传播非正式消息是散布流言蜚语,应严加禁止。

沟通的形式及其影响力:垂直、平行、斜向,正式与非正式沟通网络探析

二、沟通的形式

信息沟通可以按媒介、方向和渠道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沟通的媒介分类

以媒介划分,信息沟通可以分为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三类。

1.书面沟通 书面沟通是用图、文、字的表现形式来沟通。常用的有文字书写的规章、制度、标准、计划、报告、岗位职责、病历、记录等。此形式的优点是具有清晰性和准确性,在传递过程中不容易被歪曲,可以永久保留,接受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速度详细阅读、理解,但不能及时得到信息接受者的反馈。

2.口头沟通 口头沟通包括正式、非正式的面谈,正式、非正式的会议以及电话沟通等。口头沟通的优点是信息发出者能立即得到反馈,了解所发出的信息是否被正确理解,这是一种双向沟通。缺点是缺乏书面沟通的准确性与清晰性。

3.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即不是通过语言传递进行的沟通。如通过手势、动作、姿势、表情、音调、音量、触摸、颜色、时间、信号、实物、视听设备等方式沟通信息。研究表明,人们的沟通至少有2/3是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往往反映人的真实思想感情。

(二)按沟通的方向分类

可以分为垂直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三类。

1.垂直沟通 垂直沟通可以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下行沟通是组织中的上层按指挥系统自上而下的沟通,如护理部向下发指示。这是保证组织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沟通形式,通常用于控制、指导、激励和评价等目的。上行沟通是指下属的意见、信息向上级反映,如病房每日向护理部上报“工作日报表”。应鼓励上行沟通,以利管理者全面了解情况。

2.平行沟通 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群体内部同事之间进行沟通,如主班护士与治疗班、护理班护士沟通;另一类是与其他群体(或部门)同等职位的人员进行沟通,如病房护士长之间的沟通。平行沟通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协商解决某些问题和社会心理需求等目的。

3.斜向沟通 斜向沟通指不属于同一组织层次的单位和人员的沟通。如病房护士长与护校教师之间的沟通,或向总务部门联系购物、维修等。斜向沟通的目的类似于平行沟通。(www.xing528.com)

(三)按沟通的渠道分类

依据渠道不同,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正式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如传达会、汇报会等,使上级的指示通过组织系统逐级向下传达,或下级的情况逐级向上级汇报。

通过实验,行为学家发现在正式的沟通渠道中存在五种典型的沟通网络,即轮式、“Y”式、链式、圆周式和全通道式,这些网络对群体活动效率有不同的影响。

轮式又称星式。X是群体的领导。轮式中,成员间缺少沟通,导致成员满意度降低。不适于完成复杂的任务。“Y”式与轮式很相似,沟通快,但成员满意度较低。链式使组织内成员与某些人沟通,谁是领导不明确,成员的满意度比轮式强些,但不及其他网络。群体工作质量在完成较复杂或较简单任务时,都属中等,主要缺点是协同能力差,不像一个集体,领导权威弱。圆周式与链式相似,只是首尾相连,优缺点也与链式相似。在全通道式中,全体人员可以与其他人员沟通,其结果是领导的明确性较低,似乎每一成员都有决策权。群体成员满意度高,完成复杂任务时绩效也高,但任务简单时,使用时间较长,绩效中等。

显然,每种沟通网络均有优缺点,护理管理者应均衡利弊,可以选择和变化使用各种沟通网络。例如当轮式沟通失效时(管理者发出指令依次传递,再返回管理者),管理者就应放手让所有成员参与讨论,以全通道式网络取代之。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进行的信息传递或交流。如会下交换意见,议论某人某事等。往往人的真实思想和动机在非正式沟通中表露出来,信息传递快,对正式沟通起补充的作用,所以现代管理中应重视非正式沟通渠道。

有专家曾对非正式消息的传播进行研究,发现有四种传播方式。

集束式又称葡萄藤式沟通系统,是把消息有选择地传播给有关人员;偶然式是由于偶然的机会传播消息;流言式是某个人主动把消息传播给其他人员;单线式的传播方式是通过数名成员连续把消息传播给最终接收者。

在任一群体中,经常有少数成员成为非正式消息的传播者。对非正式沟通形式经常产生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传播非正式消息是散布流言蜚语,应严加禁止。有人认为通过非正式渠道传播消息也能起积极作用,应加以利用。非正式渠道的形式活跃,可能预示正式渠道不够畅通或群体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没有从正式渠道获得。非正式渠道是客观存在的,管理人员应加以重视并予以应用,为群体或组织目标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