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鼠药中毒:有机氟类和敌鼠钠盐

鼠药中毒:有机氟类和敌鼠钠盐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类是缓效制剂,如敌鼠、杀鼠灵等,一般起效慢,症状出现前有一段潜伏时间,易误诊为内科等其他疾病,以下介绍有机氟类杀鼠剂中毒和敌鼠钠盐杀鼠剂中毒。人误服、自服或食入被毒死的禽畜、肉、血而发生急性敌鼠钠盐中毒。

鼠药中毒:有机氟类和敌鼠钠盐

五、鼠药中毒

目前常用灭鼠剂可按其毒性作用速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速效制剂,如磷化钙、磷化锌、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毒鼠强、安妥等。此类制剂毒性强,起效快,多于食入后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为引起人畜急性中毒的主要类型。另一类是缓效制剂,如敌鼠、杀鼠灵等,一般起效慢,症状出现前有一段潜伏时间,易误诊为内科等其他疾病,以下介绍有机氟类杀鼠剂中毒和敌鼠钠盐杀鼠剂中毒。

(一)有机氟类杀鼠剂中毒

有机氟类杀鼠剂包括氟乙酰胺(敌蚜胺、氟素儿)、氟乙酸钠(氟醋酸钠)、甘氟(鼠甘伏、伏鼠醇)、氟乙酰苯胺等。此类药物多为针状固体,无色、无味、无臭且易溶于水,不易溶于脂类溶剂。可经消化道吸收,也可通过皮肤侵入人体。在体内经酰胺酶的作用,形成氟乙酸,干扰三羧酸循环的正常代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损害心肌。人多由于误服、自服或食入被氟乙酰胺类毒死的畜、禽肉而中毒。

1.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潜伏期的长短视中毒途径而异,一般为半小时至2小时,也有长达15小时者。

(1)神经系统:头痛、头昏、肢体麻木、肌肉震颤、烦躁,严重时昏迷。全身阵发性、强直性抽搐,常导致呼吸衰竭

(2)循环系统:心肌炎、心律失常、室颤、血压下降、休克、心力衰竭。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流涎、上腹疼痛或烧灼感。

2.诊断 有误服或自服有机氟类杀鼠药或有二次中毒的历史。有上述临床表现,诊断可以确立。

3.治疗

(1)接触性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脱换被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皮肤。(www.xing528.com)

(2)口服中毒者应催吐,用高锰酸钾洗胃、导泻。特效解毒剂乙酰胺(解氟灵),其对氟乙酰胺在体内转化氟乙酸起干扰作用,进而达到解毒的目的。乙酰胺用量0.1g/(kg·d)~0.3g/(kg·d),首次半量,余量分2次,间隔4小时肌注,一般3~4次。严重病例首次可用10g。抽搐终止应停药,如再抽搐,重复给药。

(3)对症治疗:可用L-半胱氨酸200mg,每日2次肌注;能量合剂如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静滴;频繁抽搐可用苯巴比妥类药物;白酒、醋精或乙醇也有解毒作用;心衰时禁用洋地黄

(二)敌鼠钠盐中毒

敌鼠钠盐亦称敌鼠钠或双苯杀鼠酮钠,为黄色固体粉末,无臭,易溶于水,也可溶于乙醇。它干扰肝脏维生素K的利用,影响凝血致活酶和凝血酶原的合成,使出凝血时间延长,并有直接损害毛细血管的作用。人误服、自服或食入被毒死的禽畜、肉、血(2次中毒)而发生急性敌鼠钠盐中毒。

1.临床表现 一般中毒后3~10天出现乏力、不振、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呕吐。继之出现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紫癜、尿血、便血、咯血等,严重者发生休克。患者出现贫血,出、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等。

2.诊断 根据有服敌鼠钠盐药物或被该药物致死的禽、畜肉血历史,周身多处出血,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3.治疗 患者来诊时,多在接触毒物3天以后,故不需洗胃、导泻。

(1)特效解毒剂:维生素K1100~20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出血停止后改为20~30mg肌注,一日3次,待凝血时间恢复后,再应用3~7天。

(2)对症治疗:给以足量维生素C和短期适量的糖皮质激素;贫血严重可输新鲜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