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评价及地基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评价及地基处理措施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7-3为我国部分地区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7-6新近堆积的湿陷性黄土承载力基本值单位:kPa进行场地地震效应评价。提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适用于饱和度Sr>60%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预浸水法可用于处理湿陷性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量Δzs≥500mm的场地,以消除土的自重湿陷性。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评价及地基处理措施

7.1.3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1)查明场地内湿陷性黄土的地层时代、岩性、成因、分布范围。

(2)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等问题的成因、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影响程度及发展趋势。

(3)查明场地内地下水条件,预估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和升降的可能性。

(4)查明场地内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包括G、γ、w、e、n、Sr、IL、Ip和a1-2、Es、c、φ、δs、δzs等指标。表7-3为我国部分地区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进行湿陷性评价,划分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

表7-3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img317

(6)确定湿陷性黄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确定其承载力特征值:

①根据载荷试验成果确定。即:

img318

式中:fak——承载力特征值;

Pu——平板载荷试验曲线上极限荷载值;

P0——平板载荷试验曲线上临塑荷载值(或称为比例界限荷载);

K——安全系数,一般取1.6~2.4。

②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测定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值或建议值确定Q3、Q14的湿陷性黄土承载力基本值f0(表7-4)、饱和湿陷性黄土承载力基本值(表7-5)、新近堆积湿陷性黄土承载力基本值(表7-6),再乘以回归修正系数得到承载力特征值fak,此方法尽管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中已取消,但各地区情况不同,具体可参照当地经验。

表7-4 Q3、Q14的湿陷性黄土承载力基本值单位:kPa

img319

注:①对w<wp的土,宜按塑限含水量wp确定承载力;②对w<10%的土,因湿度过低,建筑物建成使用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土的含水量将有所增加,承载力将会随之降低。遇到此种情况,宜按表中最小含水量确定。(www.xing528.com)

表7-5饱和湿陷性黄土承载力基本值 单位:kPa

img320

注:饱和湿陷性黄土指原本湿陷性较强的黄土,当在近期浸水饱和后,湿陷性消失,并转化为高压缩性土,其变形量大、承载能力低,工程性能很差。

③按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测试成果确定承载力特征值fak

④按理论公式计算确定承载力特征值fak

表7-6 新近堆积的湿陷性黄土承载力基本值单位:kPa

img321

(7)进行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8)提出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9)提出基础施工有关问题及其处理建议。

(10)提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消除地基土的全部湿陷(对甲类建筑物)或部分湿陷量(对乙、丙类建筑物),常采用以下处理方法:

(1)垫层法。将湿陷性土层挖去,换以素土或灰土(石灰与土的配合比一般为2∶8或3∶7),分层夯实。并可将其分为局部垫层和整片垫层,可处理垫层厚度以内的湿陷性。不能用砂土或其他粗粒土换垫。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处理。

(2)夯实法。夯实法有重锤夯实法及强夯法。重锤夯实法可处理地表下厚度1~2m土层的湿陷性。强夯法可处理3~6m厚度土层的湿陷性,可局部或整片处理。适用于饱和度Sr>60%的湿陷性黄土地基。

(3)挤密法。采用素土或灰土挤密桩,可处理地基下5~15m土层的湿陷性。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处理,可局部或整片处理。

(4)桩基础。桩基础只起荷载传递作用,而不是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故桩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上。

(5)预浸水法。预浸水法可用于处理湿陷性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量Δzs≥500mm的场地,以消除土的自重湿陷性。自地面下6m以内的土层,有时因自重应力不足而可能仍有湿陷性,尚应采用垫层等方法处理。

(6)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单液硅化加固法是将硅酸钠(NaO·nSiO2)溶液注入土中。对已有建筑物地基进行加固时,在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宜采用压力灌注;在自重湿陷性场地,应让溶液通过灌注孔自行渗入土中。

碱液加固法是将碱液(NaOH)通过灌注孔渗入土内,适宜加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已有建筑物地基。

此两种方法一般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