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副都御史来信谈与越南交往的危机 (1883年)

张副都御史来信谈与越南交往的危机 (1883年)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张副都御史书幼樵先生中丞阁下:前布一函,谅登记室。既恐横挑强敌,致开大衅,惟有敛兵入关,置越南于不顾。是退让之说,虽苟求省事于一时,恐十数年后,大局不堪设想也。决裂一说,则以法人之无义布告各国,大举援越,直趋东京。近年江海各口多收洋税,烟台条约所增口岸,未见流弊,皆其明验。而法人乃行之以坚决,济之以神速,和战互用,诱胁越王。时艰日棘,辄复发其狂瞽之论。

张副都御史来信谈与越南交往的危机 (1883年)

与张副都御史书(1883年)

幼樵先生中丞阁下:前布一函,谅登记室。近闻越南事急,合肥伯相奉督师援越之命。法廷于四月初旬遣使赴越,将逼勒越南王画诺,以东京永归法兵踞守,并声明法有保守全越之权,越之政务税务,均归管辖。果尔则越南亡矣。法使五月内必可到越,彼时再胁以兵威,越南孱弱,必惧而听命。越既受盟于彼,中国更进退失据,只可将援军撤回,尚复何说之辞。愚计以为此时伯相固宜暂驻沪上,以示可南可北、可和可战、可进可退之势,而所调之铭军,宜速集轮船陆续运往廉州,迅于法使未到之先,往张声援。则越南君臣之气自壮,刘永福等之守益坚,既足牵制于无形;法使虽到,凶焰自可稍敛,或且徐示转圜。此越南存亡呼吸之机,不容顷刻缓也。至此事之究竟办法,与伯相顾虑大局之苦衷,请为执事略陈之。盖今日中国于法越之事,不外三端:曰退让,曰决裂,曰先作势欲战而以和为归宿之地。退让一说,则谓法越甲戌旧约,已阅十年,越人自入法之彀中,中国岂能代为翻悔。既恐横挑强敌,致开大衅,惟有敛兵入关,置越南于不顾。然无论半途中辍,示弱损威,大伤国体,从此各国生心,藩篱渐撤,琉球诸案将不可复议,朝鲜诸国将不可复保,台湾各岛将不可复安,中外交涉各事将不可复言矣。法人既得越南,觊我滇、粤矿厂之饶与通商之利,必且藉端生事,乘间侵占,或称兵内犯,要以割地通商。斯时欲力图自强,而事已不可为矣。是退让之说,虽苟求省事于一时,恐十数年后,大局不堪设想也。决裂一说,则以法人之无义布告各国,大举援越,直趋东京。

夫以劲旅数万,与法兵千余,战于越境,未必不胜。法人初意虽不欲启衅,然事势所迫,难保不以兵船分扰南北洋,为牵制要挟之计。是中国代越受兵也,况战舰火器,尚非其敌,难操胜算。此决裂之说,中外当事所以踌躇审顾,未肯轻于一掷也。至先示欲战,后归于和之说,福成去冬议之已详,今舍此亦别无良策。然必饵以通商而后彼心稍慰,否则彼所积年歆慕之事,而我力拒之,彼知取越然后可以通滇,通滇然后可乘机进逼,徐开商埠,是坚其灭越之志也。亦必许以分界而后彼气稍平,否则彼所力征经营之地,而我欲争以口舌,俾引师而退,仍以越南专属中国,必非法人之所甘心,是启其穷兵之计也。窃思越南全境,除京圻有富春、广治、广南三省外,南圻仅存三省,其六省已为法人所踞。惟北圻境壤至有十六省之多,是北圻实得越地四分之三。前者宝海分界保护之议,欲以富良江为界。拙议复稍就其说而变通之。旋闻滇、粤诸帅,必欲以北圻尽归中国保护,仅以南圻三省归法保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通商一事,曾侯之论,谓大有益于边防,与拙议大旨相同。近年江海各口多收洋税,烟台条约所增口岸,未见流弊,皆其明验。滇、粤诸帅复力持不可。充是二者,则法人无可和之理,其势必出于战。然中外共知衅端未可轻启,不能不稍务持重。而法人乃行之以坚决,济之以神速,和战互用,诱胁越王。数月之间,法越必有成局,越既属法,中国即不能过问。是其迹近于决裂,其究归于退让而已矣。窃窥伯相微恉,盖恐赴粤之后,滇、粤诸军,素非所辖,未必尽听指挥;将欲与法讲解,而通商、法[分]界二事,中外之见不合,即法越之衅难弭;如决裂之后,法兵窥我南北洋而撤军回援,固形狼狈。若业既大举,仍归退让,则不如径置勿理,暂免大损声威。此伯相长虑却顾之苦衷也。福成愚以为此时舍迅速进兵之外,别无长策。伯相则不妨暂驻沪上,以示居中策应之势。至其归宿,则通商分界之说,终不能废。法人虽自翻前议,今并置此不讲,而必欲尽取越南,或者故作进步,以为异日讲解之地,万一彼再理前说,似不宜坚拒以绝法人之望。滇、粤两省即有异辞,似宜由朝廷裁定,或听伯相主议,而后两国之约可成也。(www.xing528.com)

大抵中外多事之际,统兵者每耻言和,奉使者每不欲战,谋疆场者不轻开衅,任地方者不愿通商。彼求各当其职,其道不相为谋而相为用,其说可以兼听而难两全。是在统筹全局者,折衷而用之耳。又如滇督岑公虽号知兵,然核其前后奏议,既称刘永福盗贼之余,断不可用;又循唐方伯之议,谓稍资永福以饷械,即可保守越南;既陈明滇军不宜久戍越地,又谓北圻断不可割,必得全境而代为保护。前后措辞,不能相应。盖由滇中僻远,消息最迟,生平与洋人交涉不多,故于敌情研之未熟,以致胸无定见。则虽有筹度,未可据为确论。是又在朝廷之发纵指示矣。时艰日棘,辄复发其狂瞽之论。春闱近甫蒇事,荩劳可念,惟顺时珍重不宣。福成顿首。

(选自《庸庵文外编》卷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