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工作流的施工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工作流的施工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施工企业信息系统中,企业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关联紧密,不可分割。笔者在对工作流理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提出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施工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型,如图3-12所示。

基于工作流的施工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传统的施工企业信息系统中,企业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关联紧密,不可分割。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业务流程的办理逐步趋于标准化,同类业务中涉及到的数据、报表等也尽量遵循标准化的统一标准;而业务种类则逐渐细化、增多。为了适应现代企业标准化改革的进程,构建业务和应用程序分离、灵活高效、扩充方便的信息系统成为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对工作流理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提出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施工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型,如图3-12所示。

图3-12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施工企业信息系统功能结构模型图

图3-12所示的基于工作流的施工企业信息系统主要由工作流定义系统、数据库系统、工作流引擎及其他服务构件、工作流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及用户界面等五大部分组成。系统整体结构符合MVC(Model-View-Control)模式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高度的灵活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具体阐述如下。

1.工作流定义系统

这部分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模型(Model)定义部分。系统中实现了对业务流程的重组、抽象和建模。企业的每一类业务流程对应于一种工作流模型定义,并且结合报表定义、查询定义、权限控制等功能模块为每种业务定义了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持。利用工作流定义系统,企业实现了业务流程和业务处理应用程序的分离、独立管理业务流程类型和数据等功能。工作流定义系统定义的业务流程工作流模型是信息系统应用程序执行业务处理的基础。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角度来看,工作流定义系统所定义的每个工作流模型相当于定义了一类业务的类(Class),而工作流系统则负责这些类的定义、维护、修改、升级、扩充等工作。

2.数据库系统(www.xing528.com)

数据库系统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基础,它负责存储和管理工作流模型定义的数据字典、业务处理的相关信息等重要数据。

3.工作流引擎及其他服务构件

这部分实现了业务的具体处理逻辑,可称之为系统的控制(Control)部分。如果说工作流定义系统为整个信息系统定义了业务流程的类,那么本部分则应当是类的具体功能的实现部分。由于特定的工作流所包含的具体操作类型是有限的,因此可以将工作流在各个节点上所要执行的操作集中编写实现,提供规范的调用接口,从而可以写出基于WFMC标准的复用价值高、通用性强的实现代码。本部分还包括了查询统计、报表分析等一系列的中间层构件,用于为客户端程序提供调用接口。

4.工作流客户端应用程序

在本部分主要提供了与工作流引擎及其他服务构件交互的功能,实现系统的分布式结构。客户端应用程序根据工作流定义创建业务流程实例、执行任务的批转、处理工作流的并行、选择、循环等操作;并结合报表打印组件、查询分析组件等功能组件,来执行工作流定义系统所定义好的各个业务流程。

5.用户界面

这部分是信息系统的视图(View)部分。随着模型和控制系统的确立,整个应用程序基本上即可架构完成。选择恰当的用户界面来表达业务处理的流程则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这部分内容要求模型和控制部分预留好良好的用户界面接口,以满足用户界面的定制需求(如基于C/S的用户界面或基于B/S的用户界面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