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处理纳税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

如何处理纳税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暂时性纳税差异导致目前多交所得税,但未来可以少交,则表明企业目前存在一项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若暂时性纳税差异导致目前少交所得税,但未来会多交,则表明企业目前存在一项现时义务,该义务将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本企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后,2018年利润总额为8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如何处理纳税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

按企业所得税法的“实现原则”,企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未来实际发生损失时,可以在当期进行税前扣除。该纳税差异为暂时性纳税差异,即该差异在未来会发生转回。

若暂时性纳税差异导致目前多交所得税,但未来可以少交,则表明企业目前存在一项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若暂时性纳税差异导致目前少交所得税,但未来会多交,则表明企业目前存在一项现时义务,该义务将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本企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这种会计处理,是资产负债观的体现,凡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均应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

【例9】甲公司是一家新材料生产企业,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存货跌价准备无期初余额,2018年年末对A库存商品(账面成本13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100万元)计提了2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018年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甲公司2018年利润表“净利润”项目的金额为多少万元?

【解析】净利润是利润表概念,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018年应纳税所得额=1000+200=1200(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1200×25%=30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00

尽管2018年年末计提的A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但未来实际发生减值损失时(如销售时),可以在税前扣除,故该纳税差异只是暂时的,将来极可能会发生转回。

假设2019年2月28日,甲公司该批存货全部对外售出,售价为111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时由于抵减了计提的2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为1100万元,但按税法规定可税前列支的成本为其账面成本1300万元,故2019年2月可抵减应交所得税50万元(200×25%)。

这意味着,站在2018年年末的这个时间点上,存货在减值200万元的同时,也带来了未来的经济利益,即2019年2月的少交所得税50万元。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称之为资产。本例中的这个资产,被命名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故2018年年末还应编制第二个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所得税费用 50

由于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所得税费用为250万元,故2018年净利润为750万元。

【例10】之了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存货跌价准备无期初余额,2018年年末A库存商品账面成本为4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300万元。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后,2018年利润总额为8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2019年,A存货已全部对外出售,售价为X万元,当年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1)编制2018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18年应纳所得税额并编制应纳所得税会计分录;

(3)编制2018年与递延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4)编制2019年结转A商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

(5)计算2019年应纳所得税额并编制应纳所得税会计分录;(www.xing528.com)

(6)编制2019年与递延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解析】(1)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

(2)2018年应纳所得税额=(800+100)×25%=2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25

(3)该纳税差异为暂时性差异,本年“多交”的所得税25万元,在以后年度会发生转回,即可抵扣以后某年度的应纳所得税,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资产的定义,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贷记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4)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

贷:库存商品 400

(5)2019年应纳所得税额=(2000-100)×25%=4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4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75

(6)上年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在本年销售,纳税差异得到了转回,应同时冲减以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名师点睛】借贷记账法下,有借必有贷。但是,一个分录中往往是存在“主流”科目的,这个主流科目可能是贷方科目,也可能是借方科目。例10第3小问和第6小问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主流科目,而所得税费用科目是打酱油的,不必关注。

扫一扫“码”上答疑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之了课堂”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做题,并获得免费视频解析、海量在线题库等超值服务,解决您做题时的一切疑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