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两种不同观点

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两种不同观点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学诞生的时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市场经济的观点。一种是亚当·斯密所持有的以利己主义来解释市场经济的观点;另一种是大卫·李嘉图所持有的。另外,还有其他的古典经济学家,但是上面的两位是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22]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来看,大卫·李嘉图并没有提出市场经济是受情绪影响的。但是,由于古典经济学缺少哲学上的主客观共同分析法,所以

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两种不同观点

经济学诞生的时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市场经济的观点。一种是亚当·斯密所持有的以利己主义来解释市场经济的观点;另一种是大卫·李嘉图所持有的。大卫·李嘉图研究的是价值,并且试图用价值作为一种理性来解释市场经济。另外,还有其他的古典经济学家,但是上面的两位是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

(一)亚当·斯密的观点

市场经济的特有现象之一已经被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里描述过了。在他的书里,亚当·斯密这样写道:

“价值在被观察的情况下,有两种不同的意思。有时候,价值表现为一些特定对象的使用效用;有时候,价值则表现为商品交换时的购买其他商品的购买力。第一种可以被称为使用价值,另一种可以被称为交换价值。那些具有最大使用价值的东西通常只有微不足道的交换价值,或者没有交换价值。与之相反,那些有着最大交换价值的东西通常只有微不足道的使用价值,或者没有使用价值。水是最有用的了,但是它几乎不能购买任何东西,而几乎任何东西都能交换水。与之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但是它可以交换到数量非常巨大的其他商品。”[16]

在上面对于价值的描述中,亚当·斯密提出了商品的效用和交换率。商品的效用是人们在使用中的感受,这意味着商品的效用是人的主观意识,是主观的。商品的交换率按斯密的描述被定义为在交易中交换其他商品的比例。之后,在第30页,斯密继续讨论:

“每个人无论贫富都是按照他力所能及的自我劳动来享受必需品、便利性和人生的愉悦。但是当劳动的分工发生之后,一个人自身的劳动只能为他提供一小部分的所需。其余的绝大部分都必须是从其他人的劳动里获得。他由此必须依照他自身可以支配的劳动量来决定他的富有或贫穷,或者是他可以交换的劳动量。由此,对于购买它的人,或者对于那些只交换而不使用或消费商品的人,任何商品的价值等于他可以交换或支配的劳动量。由此,劳动是衡量所有商品交换价值的量。”[17]

斯密已经讨论了劳动作为经济的一种交换标准的情况。当我们划分经济中的要素的时候,除了自然资源,其他的要素,比如资本、技术、劳动投入都是劳动的一种形式。资本是劳动在剩余状态下的形式,技术是先前研究者积累下的劳动形式。由此,亚当·斯密已经发现了现象,或者已经非常接近了经济的本质。但是,他没有说市场经济是由规律在长期上驱动的,而是这样说的:

“在支持国内工业和国外工业之间,一个国家会倾向于支持国内工业,它只为自己的安全考虑。由于工业具有巨大的价值,所以一个国家就支持自己的工业,它只想要自己获利。它热衷于此,就像在其他事情上一样,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向结果而不是它自己的意愿。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社会并不总是坏的。通过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在他的本意之外,他通常推进了社会的进步。我从来没有在那些努力推进公共用品的人那里看到过这么多的好处。利己主义的这种努力,在贸易商那里也不常见,也没有必要使用言语去劝阻它。”[18]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本书里,他把利己主义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由此,虽然亚当·斯密找到了市场经济的现象——今天这种现象依旧如此,同时他也非常接近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经济是受人的主观认识和由科学推动的客观生产力规律决定的,但是,他没有触及经济的本质。这不是亚当·斯密的问题,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18世纪,在那个时代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因为产业数量的有限性,经济学中的现象非常少,不足以从现象推演出结果。亚当·斯密仅仅分析了劳动分工,这是那个时代可以观察到的不多的经济现象之一。对于经济增长,《国富论》只分析了有组织的企业和他所处的时代刚刚获得的知识技能。他也讨论了由技能和营利性组织方法而来的大规模生产。[19]但是斯密没有看到多重要素生产力的到来,也没有经历许多次的自由市场经济周期。由此导致亚当·斯密没有足够的数据和实例来找出经济的本质。此外,亚当·斯密仅仅认识到了看不见的手既可以促进个人的利益也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而没有看见个人的欲望情绪可能导致经济周期中的衰退现象。(www.xing528.com)

(二)大卫·李嘉图的观点

在亚当·斯密之后,大卫·李嘉图也通过讨论价值来研究经济。他认为商品的相对价值取决于生产中的劳动投入,这个劳动的投入也包括资本中已被固定的劳动投入。[20]他同样论述到商品的价值不受劳动报酬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值也不随资本性质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也不随利润回报率的变化而改变。[21]他接着论述道:

货币,作为一种变动的有价物,货币工资的上涨通常会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这种情况的工资上涨,实际上会伴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和所有商品的交换比率不会改变,变动的只是货币的交换率。”[22]

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来看,大卫·李嘉图并没有提出市场经济是受情绪影响的。从他的书的结构来看,他提出的市场经济是以价值为源头的。李嘉图的书以研究价值开始,以此为基础,他讨论了租金、价格、工资、利润和其他。当价值被假设为劳动创新、劳动积累和劳动剩余的时候,价值成为了多重要素生产力和资本。李嘉图把价值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由此提出了一个只由规律所控制的市场经济的框架

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依旧在进行中,所以李嘉图几乎没有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里讨论经济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的这段时间里,只发生了少量的生产技巧和生产技术的变化。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还无法被认识到。李嘉图也没有提出市场经济会经历衰退。

(三)斯密与李嘉图的贡献

虽然古典经济学没有预见或分析到全要素生产力,但是古典经济学发现了利己主义(欲望情绪)可以促进经济进步,也同时发现了一条规律,即劳动价值影响生产和交换。我们不能说古典经济学家只发现了现象,因为他们所取得的是在现象之上的。他们总结了经济学的基本公理,但是由于缺乏数据和一个好的哲学作为源头,他们没有分析市场经济的两个方面。

在先前的各种学派里面,古典经济学对经济的分析最接近经济的本质,这是因为在古典经济学的时代,作为被观察和研究对象的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分工的种类很少,经济的各种现象也少,所以比较容易以归纳的方法来分析出经济的一些本质内容。但是,由于古典经济学缺少哲学上的主客观共同分析法,所以无法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也就没有分析市场经济的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