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质服务的良好服务意识”培训

优质服务的良好服务意识”培训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质服务是指服务的提供者按照某种标准提供服务活动,并得到接受者承认和满意的服务。服务提供者就是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员工,服务接受者就是小区内的业户。服务提供者当然想要令“服务满意”,但业户满意或不满意却是因人而异,这也是实现优质服务所面临的困难之一。优质服务是提供者的行为和接受者方面的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3)克服心理障碍,提供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取决于良好的服务意识。

优质服务的良好服务意识”培训

一个物业的成功与否不只是依靠物业的设备和地理位置,更要靠员工提供给业户的优质服务。社会的发展和物业管理行业的不断进步,使业户不断要求更高标准的服务,所以,对员工进行优质服务的培训,是培训计划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优质服务是指服务的提供者按照某种标准提供服务活动,并得到接受者承认和满意的服务。服务提供者就是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员工,服务接受者就是小区内的业户。

服务提供者当然想要令“服务满意”,但业户满意或不满意却是因人而异,这也是实现优质服务所面临的困难之一。优质服务是提供者的行为和接受者方面的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提供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他们对服务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要实现优质服务是有难度的。正因如此,优质服务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些难点的过程中实现和提高的,这也是实现和提出优质服务的意义。如何提高优质服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看待业户。

1)业户是“上帝”。我们将业户看做“上帝”,显示了对业户的重视。但这只是在认识方面,还必须在实践中去实现这种认识。这就要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优质的,是令业户满意的,这是提高服务意识的根本。

2)业户永远是对的。业户是不是永远是对的?当然不是,业户也有错的时候,这只是公司在处理与业户关系的时候,将对留给业户,错自己承担起来,目的就是不得罪业户。这类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业户有自尊心,员工也有自尊心,在对与错的问题上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甚至会争执得面红耳赤。但对于具有服务意识的员工来说,与业户争谁是谁非、你错我对是不允许的。正确的做法是将对让给业户,业户的投诉和意见都是有感而发的,哪怕意见尖锐、言词激烈。业户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的意见、他们的投诉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教会客服人员怎样做,怎样改进工作。正确地接受、理解和运用业户的投诉和所提意见是服务意识的重要表现。

(2)正确认识服务。

1)服务是人对人提供的一种方便。服务有间接服务和直接服务,无论是间接服务还是直接服务,都是给人方便,若无人提供服务就不会有人的方便。(www.xing528.com)

2)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是相互转换的。在此处是服务者,到别处可能就变成被服务者。没有永久的只提供服务而不被服务的服务提供者,也不可能有只享受别人提供的服务而自己永不为他人服务的服务接受者。因此,服务与被服务是相互转换、相互依存的。人们在这种服务与被服务中得到方便,得到生存与发展。

3)克服心理障碍,提供优质服务。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服务是伺候人的工作,服务工作者的地位是低人一等的。因此有的人看不起服务人员,但这类看法和认识是守旧的、落后的,其实,任何职业都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

(3)努力做好服务。

1)工作权力和服务意识。每个物业管理岗位都有自己的工作权力。这种工作权力可以用来为业户提供方便,也可以不给业户提供方便,甚至为难业户。这是两种不同立场、不同观念、不同境界、不同修养的表现。我们提倡的是站在业户的角度来体会、享受所提供的服务。只有这样,服务才是亲切的、富有人情味的。

2)理解业户。服务是给人提供方便,是在人与人之间形成的。服务不仅与提供者有关系,而且与接受者也有关系。业户的地位、身份、修养和心情如何?怎样做好服务?关键是要正确认识业户,有一颗理解业户的心。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才能做好服务工作。

3)注意服务细节,提供优质服务。物业管理工作人员都做着重复的甚至简单的服务工作。但要重视、留神、认真和严谨对待之处。对提供服务的服务者来说,服务是经常的,甚至是繁杂而琐碎的。但对业户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感受,甚至是唯一的一次感受。因此,物业管理工作人员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服务工作,使业户感到这种服务是一种美好的经历和享受。

总而言之,员工有什么样的服务意识,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有好的服务意识,提供的就是优质服务,若服务意识差,则提供的就是劣质的服务。因此,服务意识关系着服务水准、服务质量。优质服务取决于良好的服务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