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来源国劣势与跨国并购:合法性困境及解决策略

来源国劣势与跨国并购:合法性困境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江和杨洋认为,来源国劣势的本质为东道国政府、企业、顾客等对来自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想当然的、污名化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使企业在东道国陷入合法性危机,加大了浙商在跨国并购中的谈判、交易与整合的成本。本章节将介绍LOR的构成维度,探讨LOR影响浙商跨国并购的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浙商跨国并购的案例,提出来源国劣势下浙商在跨国并购中的合法性提升策略。

来源国劣势与跨国并购:合法性困境及解决策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投身于海外直接投资浪潮,并试图通过跨国并购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企业知名度,打造国际品牌,获取技术与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浙商的国际化相对较早,部分企业如吉利汽车万向集团、均胜电子等通过跨国并购开拓了海外市场,实现了技术的积累与创新,并成长为世界级的大企业。尽管部分企业逐步实现了目标,但作为来自新兴市场的浙商企业,海外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海外并购相比,“新兴市场企业”的身份,使浙商无论是在跨国并购前的审核与谈判阶段,还是在完成交易后的并购整合阶段都面临着重重困难。例如,发达国家政府与企业通常会认为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公司“技术落后”“品质低下”“管理能力差”,他们将这些标签贴在来自新兴市场的企业身上,加剧了企业跨国并购的难度。Bartlett和Ghoshal(2000)、Ramachandran和Pant(2010)等学者提出了“来源国劣势”的概念,来解释新兴市场国家在跨国并购中所面临的独特困难与挑战。魏江和杨洋(2018)认为,来源国劣势的本质为东道国政府、企业、顾客等对来自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想当然的、污名化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使企业在东道国陷入合法性危机,加大了浙商在跨国并购中的谈判、交易与整合的成本。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浙商的国际化扩展,而跨国并购在浙商的国际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高质量的跨国并购对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推动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本章节将介绍LOR的构成维度,探讨LOR影响浙商跨国并购的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浙商跨国并购的案例,提出来源国劣势下浙商在跨国并购中的合法性提升策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