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略弹道导弹的飞行原理及弹道分析

战略弹道导弹的飞行原理及弹道分析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略弹道导弹在助推火箭将其推出大气层后就全部脱落和分离了,光靠一个光溜溜圆柱状的弹头,在失去发动机的情况下是怎样飞往万里之外并击毁目标的呢?弹道导弹看上去很复杂,实际飞行弹道就是这么个原理。至此,一个按抛物线运行的完整的椭圆形导弹飞行弹道即告结束。

战略弹道导弹的飞行原理及弹道分析

我们知道,飞机、巡航导弹和各种各样的飞航式导弹,它们之所以能够飞行,主要是借助于发动机的推力、机翼或弹翼的升力和尾翼平衡力来保持正确的飞行姿态和所需要的平稳性。战略弹道导弹在助推火箭将其推出大气层后就全部脱落和分离了,光靠一个光溜溜圆柱状的弹头,在失去发动机的情况下是怎样飞往万里之外并击毁目标的呢?

实际上,弹道导弹的飞行原理和枪弹、炮弹的飞行原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只要炮弹或枪弹离开炮口或枪口时的初速大,只要所选择的射击高低角合适,炮弹或枪弹就会以初速赋予它的推力靠惯性按抛物线弹道飞行,最终击中目标。也就是说,初速越大,惯性就越大,炮弹或枪弹就飞得越高。飞得越高,抛物弹道就越高,射程自然就远了。弹道导弹看上去很复杂,实际飞行弹道就是这么个原理。它靠什么获得一个足够大的初速呢?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导弹升空时发动机点火、地面浓烟滚滚的景象。一般洲际导弹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时有三级就可以了,如选用液体发动机只要两级就行。发动机以巨大的推力,在克服地心吸引力之后将导弹垂直推上天空,约10秒钟后,发动机推进方向有所转变,开始控制导弹向目标方向缓慢转弯。1级火箭发动机燃料耗尽之后便自动分离,2级或3级火箭继续接力助推,到最后一级发动机熄火的时候,助推段 (称为主动段)宣告结束。对中远程导弹来说,这一段约为100公里,对洲际导弹来说,可达200多公里 (因为飞得越高,射程越远),飞行时间约为6~8分钟。

导弹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穿越厚达100~200公里稠密的大气层之后,进入到一个几乎没有空气的真空世界中,在那里没有空气阻力,也没有任何力的作用,只有地心吸引力。这样,导弹弹头便可依仗最后一级发动机赋予它的最后推力和动能,靠惯性继续向上爬升。由于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使弹头逐渐减速,导弹初速和初始动能消耗完之后,弹头不得不在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下按抛物线下降弹道下滑,这就是所谓的重返大气层飞行,也称再入段飞行,一般选在距地面80公里左右。(www.xing528.com)

由于越接近地球地心吸引力越大,所以弹头再入大气层后下降速度越来越快,远程导弹可达7公里/秒。越接近地球,空气越稠密,阻力也就越大,所以气动加热现象非常严重,如果导弹不做防热处理,就很可能被烧毁。再入大气层后的弹头可以利用惯性、星光或雷达进行制导,最终精确命中目标。至此,一个按抛物线运行的完整的椭圆形导弹飞行弹道即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