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岸水产品质量认证的差异与优劣

两岸水产品质量认证的差异与优劣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台湾渔业部门积极辅导相关从业者参加台湾优良农产品、水产品危害分析与管理控制要点和ISO22000等食品安全认证,为确保水产品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监督。大陆水产品质量认证主要是5大类产品认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ChinaGAP和ACC;以及3大类体系认证,主要是ISO9000、ISO14000和HACCP认证。

两岸水产品质量认证的差异与优劣

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台湾渔业部门积极辅导相关从业者参加台湾优良农产品(CAS)、水产品危害分析与管理控制要点(HACCP)和ISO22000等食品安全认证,为确保水产品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监督。产销履历制度由台湾良好农业规范(TGAP)和履历追溯体系(Traceability)组成,台湾地区自2004年开始规划推动农渔产品产销履历示范计划,2006年和2008年先后制定完成吴郭鱼、鳗鱼、石斑鱼等十三个养殖渔产品的良好生产作业准则,并依据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鼓励养殖业者自愿参加产销履历认证。2007年起开始上市供应具有产销履历的水产品。台湾水产品产销履历平台框架如图9.7所示。CAS优良水产品要求以台湾优质水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处理和加工调理,并在适当温度储运销售的水产品,目前包含超低温冷冻水产品、冷藏水产品、水产品等5大类。自2005年原“海宴”认证产品并入CAS系统,台湾优良水产品认证正式启动,截至2013年3月,获得认证的企业达到42家、389项产品。

图9.7 台湾地区水产品产销履历平台构架(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作者依据相关资料整理。

大陆水产品质量认证主要是5大类产品认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ChinaGAP和ACC;以及3大类体系认证,主要是ISO9000、ISO14000和HACCP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是大陆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创立的质量认证,其中无公害产品要求达到“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标准,绿色食品推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的技术制度,有机产品推行“基本不用化学投入品”的技术制度要求。其余认证规制则主要与国际接轨,并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例如,ChinaGAP是在EurepGAP基础上,根据大陆水产养殖业情况进行的创新。与其他地区相比,大陆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准以类为单元,如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包括30多个产品类标准,基本覆盖130多个水产养殖品种。同时,农业部主推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要求,与创建相应标准的标准化示范县(区、农场)、科技示范场等相结合。

总体上看,两岸认证认可制度总体框架均较为完善,但在制度执行上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台湾地区有很多强制性认证,大陆则主要作为自愿性认证进行执行。从认证管理体制看,台湾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审核机构较为明确,如CAS认证,由农业主管部门(原资料为“农委会”)主管,委托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负责验证等相关事务。与之相比,大陆质量认证则相对混杂,以有机认证为例,仅认证机构就有湖南欧格有机认证有限公司、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辽宁方圆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黑龙江绿环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认证机构,很多机构本身的性质与认证初衷存在错位,客观上有寻租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