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市交通与建筑反映的秩序思想

都市交通与建筑反映的秩序思想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都市的交通——分割井田的道路——则是对于天下道路和都市道路的想象。城市建设中强调轴线构图、轴线对称以及具有深远透视效果的大道,反映出一种王权、礼制至尊的思想。对称轴具有统帅全构图的作用,易于显出尊卑的差别与秩序,纵向的建筑以中轴位对称,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具有尊严的效果。这样,全城以皇宫为核心,建筑向南北展开,以中轴为对称,通盘又呈现出有秩序的棋盘式布局,这就是古人对于都市的想象了。

都市交通与建筑反映的秩序思想

1.从“井田制”说起

“井田”一词,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夏代曾实行过井田制。商、周两代的井田制因夏而来。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规划、亩积、疆界的方块田。长、宽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亩积为百亩,百亩田叫一“夫”,即一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井田规划各地区也不一致:有些地方以十为一个单位,有些地方则以九为单位,把九块方田叫一“井”。因为把九块方田摆在一起,恰好是一个“井”字形,井田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一井的面积是方一“里”;一百井是方十里,叫一“成”,可容纳九百个劳动力劳作;一万井是方百里,叫一“同”,可容纳九万个劳动力劳作。

在井田的田与田、里与里、成与成、同与同之间,分别有大小不同的灌溉渠道,叫遂、沟、洫、浍;与渠道平行,还有纵横的通行道,叫径、畛、途、道。各种渠道的大小、深浅和通道的宽窄,都有一定的规格。

战国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推行土地个人私有制。至此,井田制彻底瓦解。秦汉以后,井田制的社会基础虽然已不复存在,但其对田地均分共耕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2.古人对于都市的想象

不难看出,井田制对于天下土地的划分,恰恰代表着古人对于天下的想象:整个井田的土地代表天下的土地:九块田地工整铺开,井然有序,代表着秩序、永恒;将天下的土地均分,代表着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居井田中央,可以环顾、俯视四周,代表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体现着统治者的无限权威

这种对于天下的想象移植到都市中,就是古人对都市的谋划和布局了。都市只不过是缩小的“王土”。

而都市的交通——分割井田的道路——则是对于天下道路和都市道路的想象。之所以分成横向、纵向九条,是因为“九”除了具有其他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和顺序的作用以外,还常表示“多”的意思。《素问·三部九侯论》中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认为“九”是最高数,超过九,就要进一位,又回到“一”了。同时,“九”为最高数,又与“久”谐音,所以自古为人们所喜爱。历代统治者更爱“九”,意使天下永久。

图4 “井田制”示意图

因此,当周公“制礼作乐”之时,这种朴素的思想与“礼”相结合,被贯彻到国家的方方面面,包括城市建设的思想:或表现在城市的规模大小、城市的级别高低;或表现于建筑的屋顶形式的差别,色彩的不同;或表现于城市中宫殿、府邸的尊卑等级;或表现于道路的宽狭,使用道路的特权等等。

具体的做法在《周礼·考工记》中有明确表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6](www.xing528.com)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7]

匠人规划都市的方法:方圆九里,每边设三座城门,城中有九条南北向道路和九条东西向道路,南北向道路宽九轨,(宫殿)左边是祭祀的庙堂(太庙),右边是社稷坛,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一夫”(140米左右)。这种营建制度也是中国古代都市规划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后世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由此,中国古代城市呈现的形态大多数是方形的。城市布局运用中轴线对称的手法,城市平面轮廓、结构呈现一种规则的、方正的图案。城市建设中强调轴线构图、轴线对称以及具有深远透视效果的大道,反映出一种王权、礼制至尊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城市中,宫城居于城市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他们是政治统治的中心——皇宫、官府、衙门。

主要体现在:

(1)皇宫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热衷于将宫殿建筑及其他政治机构设立在城市中央,这样有利于形成政治、军事中心,有利于发挥中央政权的控制作用。同时,在礼制的方位尊卑观念中,以居中为尊,右左次之。因此,城市往往以皇帝所在的宫城为政权的核心,位于显赫的城市中轴线上,体制最崇高,也使全城对称均衡。

(2)轴线

以礼制为主导的政治制度,非常关注“礼”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体现出中轴对称的一元构图,使重点突出。对称轴具有统帅全构图的作用,易于显出尊卑的差别与秩序,纵向的建筑以中轴位对称,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具有尊严的效果。

(3)棋盘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棋盘式的布局能看出井田制的影子,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田间阡陌转化为城市的南北道路,构成棋盘上的道路网,将城市分割成若干面积相等的方块棋盘。

这样,全城以皇宫为核心,建筑向南北展开,以中轴为对称,通盘又呈现出有秩序的棋盘式布局,这就是古人对于都市的想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