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儒家国防思想的时代反映

中国兵学通史:儒家国防思想的时代反映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贞观政要》以儒家倡导的“仁义诚信”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着力推行“仁政”“礼治”,强调以政治统御军事,进而达成“内圣外王”的终极目标。可以说,儒家思想深刻地渗透并反映在贞观年间的吏治、法治、廉政、礼乐、教化等实践过程之中。在此历史背景下,反映时代风貌的儒家国防思想也应运而生。

中国兵学通史:儒家国防思想的时代反映

《贞观政要》是一部备受推崇的政论性兵书,集中反映了贞观年间的政治伦理思想、治国思想、民本思想、吏治思想、用人思想、法律思想等,体现了作者吴兢经世致用的创作初衷。该书全方位探讨了“人伦之纪”“军国之政”,孜孜求索治国安邦之道,其中也涉及国防思想,皆鲜明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时代烙印。《贞观政要》以儒家倡导的“仁义诚信”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着力推行“仁政”“礼治”,强调以政治统御军事,进而达成“内圣外王”的终极目标。可以说,儒家思想深刻地渗透并反映在贞观年间的吏治、法治、廉政、礼乐、教化等实践过程之中。在此历史背景下,反映时代风貌的儒家国防思想也应运而生。

一是主张慎战安边。贞观四年(630),面对林邑国“表疏不顺”的无礼行为,唐太宗回应道:“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一发兵,不觉头鬓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欲必取高句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65]他充分汲取了苻坚、隋炀帝因好战而身死国灭的惨痛教训,坚持慎重对待战争,认为不必介意对方行为,否决了臣属提出的出兵征讨林邑国的请求。唐太宗善用和亲政策睦邻友好,以此取代战争手段而成为安定周边的有效策略。贞观十六年(642),原属于铁勒部落的薛延陀崛起于大漠,对唐王朝的北疆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在廷议中,司空房玄龄提出:“兵凶战危,圣人所慎,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66]虽然后来薛延陀可汗因聘礼未备好而未能成行,但不能否认唐太宗对和亲政策的认可与成功运用。他曾经先后与吐蕃西突厥吐谷浑、回纥等周边民族政权的首领和亲,加强了相互间的友好交往,巩固了边疆的稳定局面。

二是主张“怀之以德”。《贞观政要》极力倡导儒家的“以德服人”思想,强调执政要做到“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67]。地处岭南的高州酋帅冯盎被人上奏企图谋反,唐太宗下诏派兵征讨,秘书魏徵认为冯盎谋反的证据不足,并且没有必胜的把握,建议派遣使者宣示恩德。唐太宗予以采纳,果然顺利平定叛乱,不由得感慨道,魏徵屡次劝谏我不可以征讨,“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68]。(www.xing528.com)

三是主张“出师有名”。因高昌侵略焉耆,继而阻止西域朝贡使者入唐,唐太宗决定出兵征讨,以维护朝贡体系的安全。贞观十四年(640),兵部尚书侯君集率军讨伐高昌,在进军途中得知高昌王麹文泰突然发病而死,全国民众聚集,准备为其举行葬礼。有人建议趁机派轻骑发动突袭,一定能够得手,副将薛万均、姜行本也都表示赞同。侯君集却对此予以反对,认为“天子以高昌骄慢,使吾恭行天诛”[69],如果趁葬礼之机偷袭,那么就是胜之不武,违背了武德,“此非问罪之师也”[70]。为树立“仁义之师”“王者之师”的形象,侯君集按兵不动,一直等到高昌王的葬礼结束之后,才继续进军,最终平定了高昌。

四是主张“安不忘危”。《贞观政要》援引唐太宗《帝范》指出:“邦境虽安,忘战则人殆。”[71]主张“农隙讲武,习威仪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72],并且列举了历史上一正一反两个典型事例。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率兵讨伐吴国,途中见到了一只青蛙蹲坐在地上,怒目而视,威风凛凛。勾践立即命令停车,把手放在车厢前面的横木上,表示对怒蛙的敬意,以此激励全体将士的斗志。后来勾践率军打败了吴国,成就了霸业。西周时期的徐偃王一味仰赖文德,不修武备,放弃国家防务,最终遭到了灭国的厄运。勾践和徐偃王之所以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原因就在于“越习其威,徐忘其备也”[73],因此得出了“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机也”[74]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