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化对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促进分析

工业化对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促进分析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对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加以肯定。

工业化对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促进分析

对于率先实现工业化的英国恩格斯分析了其工业化所带来的变化:“近六十年来英国工业的历史,在人类编年史中无与伦比的历史,简短地说来就是如此。六十年至八十年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工业很少而不发达、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却是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国家了:有居民达250万的首都,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有供给全世界产品而且几乎一切东西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而明智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于工业和商业,完全是由另外的阶级组成的,而且和过去比起来实际上完全是具有另外的习惯和另外的需要的另外一个民族。”[5]对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加以肯定。马克思指出:“从事农业的相对人数,不能简单地由从事农业的人数来决定。在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家,有许多人间接地参加这种农业生产,而在不发达的国家,这些人都是直接从属于农业的。因此,表现出来的差别要比实际的差别大。但是对于一国文明的总的水平来说,这个差别极为重要,哪怕这个差别只在于,有相当大一部分参与农业的生产者不直接参加农业,而摆脱了农村生活的愚昧,属于工业人口。”[6]恩格斯在批判蒲鲁东时也指出:“自从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被采用时起,工人的物质状况整个讲来是更为恶化了,对于这一点只有资产者才表示怀疑。但是难道我们就应当眷恋那个(也是很贫乏的)埃及肉锅,眷恋那只培养着奴隶精神的细小农村工业或眷恋那些‘野蛮人’吗?恰恰相反。只有那被现代大工业所造成的,已从一切历来枷锁包括把它束缚在土地上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并被驱进大城市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实行那消灭任何阶级剥削和任何阶级统治的伟大的社会变革。……相反,在蒲鲁东看来,近百年来的全部工业革命,蒸汽力,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并把劳动生产率增大千倍的大工厂生产,却是一个极其令人不快的事件,一个本来是不应当有的事件。”

对于市场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共产党宣言》的描述也是非常精彩和准确的:“资产阶级既已榨取着世界市场,于是就使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不管反动派怎样伤心抽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旧有的各个民族工业部门都被消灭,并且每天还在继续消灭下去。它们被新的工业部门挤倒下去,采用这种新的工业部门已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生命攸关的问题,这种部门加工制造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并且它们所出产的制造品已经不只是供本国内部消费而且是供世界各处消费。旧时的需要是用国货就能满足的,而新有的需要却一定要仰给于距离极远国度和气候悬殊地带所出产的货物来满足了。先前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塞状态以及单靠本地出产品来维持生存的状况已经消逝,现时各个民族都已经是在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在各个方面互相依赖了。”“资产阶级既将一切生产工具迅速改进,并使交通工具极臻便利,于是就把所有一切以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的旋涡了。它那种商品的低廉价格,便是它用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仇恨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施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为资产者。简言之,它按照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