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易成本:企业生产、存在和市场机制替代的唯一动力

交易成本:企业生产、存在和市场机制替代的唯一动力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易成本的存在使经济过程产生摩擦,交易成本是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交易成本的高和低是评价制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交易成本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和替代市场机制的唯一动力。尽管科斯并没有明确使用“交易成本”这个词,但他所表述的思想导致了交易成本概念的引入。正如诺思所言,科斯在制度、交易成本和新古典理论之间建立起了极其重要的联系。

交易成本:企业生产、存在和市场机制替代的唯一动力

交易成本概念是新制度经济学最重要,也是最早被提出来的带有革命性的概念。交易成本的存在使经济过程产生摩擦,交易成本是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交易成本的高和低是评价制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交易”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早已存在,但应用范围不广。Commons(1934)将“交易”与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相对应,正确地把交易作为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成一个生产函数,交易成本往往被视为市场经济中的噪音,在新古典经济学的“黑匣子”(生产函数)中是不存在的。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是从概念革命开始的。1937年,科斯(Commons)在美国《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企业的性质》[5],独辟蹊径地指出,企业出现和运转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交易成本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和替代市场机制的唯一动力。尽管科斯并没有明确使用“交易成本”这个词,但他所表述的思想导致了交易成本概念的引入。正如诺思所言,科斯在制度、交易成本和新古典理论之间建立起了极其重要的联系。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讨论交易成本时,实际上区分了两类成本:(1)发现相关价格的成本;(2)谈判和达成一系列短期契约的成本。[6]1960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7]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一论断使得许多人推论,在解决外部侵害问题时,可以用市场交易形式替代司法程序以及其他政府管制手段。但在实际中,不存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因此“科斯定理”招致了一些批评。有人指出,“科斯定理”不过是同义重复:如果交易费用为零,自愿的市场交易必然达到资源最佳配置的结果。另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权利的自愿交易才会给资源的最佳配置提供保证。实际上,竞争的充分程度和交易费用的高低是相关的。竞争的充分程度越高,交易费用越低。充分竞争使得买卖双方都节约了大量的有关价格形成,避免欺诈、讨价还价以及保证信用等等的费用。科斯将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对应起来、制度安排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率;人们在选择采取哪种制度安排时,取决于哪种形式的交易成本最低。这个结论后来被North(1990)概括为:当存在交易成本时,制度是极其重要的。(www.xing528.com)

亨利·勒帕日(1985)认为,时间价值[8]和信息费用[9]直接引出了“交易成本”这一概念。Arrow(1969)是第一个使用“交易成本”概念的人,他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包括信息费用、排他性费用和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它的费用。

信息获取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运转效率,并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公司披露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够便利,投资者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搜寻信息支撑投资决策,为此将付出高昂的信息搜寻成本。并且这种状况将出现在大量的投资者中,可能他们为获取相似的信息花费了大量精力。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地披露信息,并且这种信息能够被投资者较为便利地获取、处理加工、形成有效的投资决策,则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Hirschleifer(1971)在对私人信息搜寻的分析中认为信息搜寻在交换经济中不会影响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即便有投资者认为信息搜寻是有价值的,它的社会价值总是负的。因为没有生产,私人信息搜寻无非是财富的重新分配,而经济中商品和服务数量是固定的,它本身并没有创造财富。而信息搜寻是有成本的,所以社会净效益是负的。同时,私人信息搜寻的行为将会导致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均衡。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等“重量级”人物可能拥有更多的资源去发现和分析信息,从而使中小投资者陷于相对不利的处境。[10]这些“重量级”机构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分析能力显然比中小投资者更强,在信息与噪音交错混合的证券市场,每一个投资者都面临一个成本效益的权衡以决定应该获取多少信息。相反,机构投资者或券商则不然,他们还有其他信息渠道去获取非会计信息,显然他们更具有信息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