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匠心细节永无止境,技艺精益求精

匠心细节永无止境,技艺精益求精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位匠心至细的雕刻艺术家,就是俞艇。一个独具匠心的工匠,从态度到技艺都有其细腻之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无论是整体外观,还是细节之处,都经得起观摩。无论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若能尽职尽责,完善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纵使岗位平凡,也能做出不凡的成绩来。

匠心细节永无止境,技艺精益求精

他是玉雕界以薄胎器皿闻名的工匠,始终秉持“慢工出细活”的态度,相信只有用心观摩、精心设计、细致雕琢,才能诞生出精致玉雕作品。这位匠心至细的雕刻艺术家,就是俞艇。

俞艇出生在苏州东渚,说起他与玉雕结缘,还要追溯到20年前。

当时,一个外乡人在俞艇所在的村里开了玉雕厂,村民们并不知道玉雕是什么,只知道那个外乡人几天前拿在手里的玉石,经过一番雕琢后就变成了晶莹剔透的艺术品。村子里的人围坐在艺术家身边,欣赏着那件美轮美奂的玉雕,惊叹着他的雕刻技艺。俞艇当时也在其中,他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情景,没有发出任何惊叹。待人群散去后,他站在原地不动,痴痴地望着那件艺术品,对外乡人说:“我要跟你学玉雕。”

那位外乡人是俞艇的亲戚,也是一位雕刻艺术家。自从他搬到村里后,俞艇对他更是形影不离。艺术家拿刻刀刻,他在一旁观摩;艺术家端详图纸,他也在一边琢磨。起初,艺术家以为俞艇只是看热闹,却不曾想,他会冒出学艺的想法。

看到俞艇认真的神情,艺术家对此颇为感动,但还是摸了摸他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学这手艺你可要想好了,先别考虑赚钱。”俞艇点点头,说:“我就是喜欢,喜欢!”

事实恰如俞艇所言,他就是真心喜欢艺术。在学校读书时,他偏爱画画这门课,画村前杨柳岸,画山后桃花路,每幅画都栩栩如生,这种偏执的热爱让他对其他的功课都丧失了兴趣。俞艇生性安静,有时独站在村口看景,可以半天不回头,直到在心里勾勒出一幅画,跃然纸上。

俞艇学习过泥塑,做过高档家具的漆匠,依照当时的市场行情来说,那两项都是赚钱的手艺活。但他不喜欢,用一辈子的精力去做不喜欢的事,非他所愿。如今遇见了雕刻家神奇般的技艺,他迸发出了一种激情,极其渴望去尝试这项手艺。

见他如此真诚,确是热爱这门技艺,雕刻家当即决定,收他为徒。从此,俞艇走上了玉石雕刻艺术之路,这一走就是20年!

俞艇早期雕刻的是动物,但雕刻动作的人很多,作品不计其数,他不愿随波逐流,便决定改变风格。他很热衷于研究浮雕、屏风等,从文化中汲取创意。为了开辟新的风格,他无数次北上,去故宫博物院,与古老的艺术对话,和远逝的精神沟通。从前,他只是喜欢玉,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潜心研究,他爱上了玉的精神。

从那时起,他开始坚持自己创意,从不模仿和抄袭。他说玉石雕刻是手艺活,更是用心来完成的。倘若将一件作品看透,看出其精髓所在,离开了也能记起有哪些线条,创作就不远了。这20年来,俞艇雕刻的作品无数,但没有一件是仿照的,没有一件是一模一样的,这让他颇为自豪。

一个独具匠心的工匠,从态度到技艺都有其细腻之处。

对俞艇来说,他把玉雕作品当成自己的孩子。倘若有顾客找他量身定做点雕刻东西,他是有选择性的,绝非给的价钱高就接受。虽是生意,但他秉承的是尊重材料,尊重玉的文化。有些玉不适合做某种物件,他断断不会做,艺术首先考虑的不是经济价值,而是艺术价值。(www.xing528.com)

他说,所有的玉雕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无论走到哪儿,都能一眼认出来。倘若有人出高价买你的孩子,你会心动吗?显然不会。那些费尽心血雕刻的艺术品,倘若被顾客请走了,他也会约法三章:一旦要办个人展览,都必须将“孩子”领回参展。这份对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打动了爱玉的顾客,所以这些年,俞艇总能如愿以偿。

对自己的作品,俞艇一直处于不断追求更好的状态,专注于细节的完善。他习惯把雕刻成功的作品放下搁置,一件东西完成后,过一两年的时间,他会重新拿出来再雕琢。倘若东西被人请走,他也会上门回访,做一些修缮。他说,人沉浸在成功里沾沾自喜是十分有害的,要善于给自己挑刺。

可能有人觉得,作品只要在生意场上说得过去就行了,但这恰恰是工匠所不能容忍的。作为雕刻家,俞艇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不趋利、不媚俗,让审美观永远处在高端。在玉雕界摸索了十多年后,俞艇决心尝试薄胎器型,他着手的器型叫“天官双耳炉”。2007年,他从春天到盛夏,整整七个月的时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件作品上,从古代青铜器瓷器上找花纹、线条和灵感,最终运用多种玉雕技法,成功地雕刻出了这件艺术品。令他欣慰的是,这件作品是青玉制成的薄胎,看起来细腻通透,没有轻飘的感觉

做玉雕是一件精细的活,而俞艇还要在精细前加一个“更”字。

古人规定1.6毫米以下算薄胎,而他做过的最薄的只有0.5毫米,其精细程度可想而知。对玉雕师来说,掏膛这门绝活不是人人都可以驾驭,悟性高的人几年可以上手,悟性不高的一辈子都做不了。做这件事需要胆大心细,胆子太小的人掏膛如小鸡啄米,太耗费时间;胆子太大的人容易鲁莽,不小心给内膛做出“伤”,废掉好作品。这些年,俞艇一直坚持“慢工出细活”。一个月能完工的作品,他通常要用三个月,真正好的东西需要不断地打磨,艺术品是成年人的玩具,若是雕琢不好,就没有赏玩的心情

从俞艇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玉雕工匠的细腻、严谨和慎独,所有的作品,都秉承着“细”的理念,先让自己对作品感到满意,不惜花费光阴岁月去打磨、去修缮。他不是在为顾客做东西,而是在为自己做东西。正因为此,他才收获了无穷的快乐,他的作品才能独具特色,震撼人心。

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无论是整体外观,还是细节之处,都经得起观摩。至于那些仿冒的赝品,乍一看还不错,细细玩味却会发现诸多的纰漏。

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只想着大的目标,细微之处不用心,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事与愿违;而那些用心做好每一件简单之事的人,虽未有豪言壮语,结局却不会太差。因为,越是简单的事,越是细微的地方,越能考验一个人的素质。

细节,凸显的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一个企业的文化精神。我们尊敬那些优秀的工匠,是因为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作品的每一处细节。我们要学习的,恰恰是他们那种尽善尽美的态度。无论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若能尽职尽责,完善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纵使岗位平凡,也能做出不凡的成绩来。

伟大往往藏身于平凡中,把小事当成大事去做,不仅提升了小事的价值,自身的价值也会随之提升。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成为出色的工匠,挖掘到你想要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