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倒金字塔管理法:赋予下属权力

倒金字塔管理法:赋予下属权力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卡尔松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就是在这样一种思维的指导下产生的。卡尔松在这个“倒金字塔”管理法的最下面,他给自己命名为政策的监督者,他认为公司的总目标一旦制定之后,总经理的任务是监督、执行政策,达到这个目标。“倒金字塔”管理法总的含义是“给予一些人以承担责任的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他们体内的能量。”

倒金字塔管理法:赋予下属权力

现代社会,成功的企业都把建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放在首要的位置,因为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相对于其他各种类型的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超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的特征为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和激励人。同时,人性化管理要求领导者给予下属权力,让下属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以此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生产率和工作质量。这一点,是符合著名的“倒金字塔管理法”的。关于这一法则,有这样一个来源:

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危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航空业不景气,瑞典的北欧航空公司也不例外,每年亏损2000万美元,公司濒临倒闭。在这个危机的时刻,一位朝气蓬勃、极具领导才能的年轻人——杨·卡尔松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了北欧航空公司的总裁。卡尔松接任后采用了新的管理方法,一年后,北欧航空公司赢利5400万美元。这一奇迹在欧洲、美洲等广为传颂。

卡尔松来到北欧航空公司时,公司一派萧条,人心惶惶,员工们不知道公司会走向何处。卡尔松利用3个月时间,在仔细研究了公司的状况后向所有员工宣布,他要实行一个全新的管理方法。他把它叫“Pyramid Upside Down”,我们简称叫“倒金字塔”管理法,也有人称之为“倒三角”管理法。

卡尔松认为:“人人都想知道并感觉到他是别人需要的人。”“人人都希望被作为个体来对待。”“给予一些人以承担责任的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他们体内的能量。”“任何不了解情况的人是不能承担责任的;反之,任何了解情况的人是不能回避责任的。”卡尔松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就是在这样一种思维的指导下产生的。

传统的管理构架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从上而下的:决策者、总经理;中层管理者;一线工作人员。而卡尔松却将这一模式颠倒过来,卡尔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发现要把公司做大做强,关键在于员工,他个人认为是这样,在管理学上认为一个公司经营得好坏与否,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卡尔松在这个“倒金字塔”管理法的最下面,他给自己命名为政策的监督者,他认为公司的总目标一旦制定之后,总经理的任务是监督、执行政策,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中层管理人员不变,最上面这一层是一线工作人员,卡尔松称他们为现场决策者。

“倒金字塔”管理法总的含义是“给予一些人以承担责任的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他们体内的能量。”那么,这种管理方法达到了什么效果呢?实际上,卡尔松自身也创造了奇迹。(www.xing528.com)

因此,在管理工作中,领导者应该及时摒弃那些封建家长式的作风,不应该将员工当做工作和执行任务的工具,取而代之的应是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并真正做到给予下属权力。

另外,给予下属权力也是为领导者自身分担工作的重要方法,在领导工作中,面对看似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领导者要知人善任。这样领导可以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抓大事,部属也可以小试牛刀。

授权有一定的灵活性,授权与放权不同。授权是领导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部分权力授予下属,让下属承担自己份内的部分工作任务,是为自己找“替身”。

当然,授权不是简单地指派任务。授权时工作项目要尽可能符合被授权者的能力和期望,要明确授权内容与完成期限,要让部属了解自己在授权下必须达到哪些具体目标,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清楚了这些才能有基本的行动方向。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下属产生成功完成任务的自豪感,也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