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模式变化下的临终关怀机构投资机会

家庭模式变化下的临终关怀机构投资机会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的家庭模式需要临终关怀机构的帮助随着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类型发生变化,规模不断缩小。从当前的中国现状来看,“421”家庭数量激增,调查显示,有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年人,49%的城市家庭要赡养2~3位老年人,如果独生子女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要面对一对年轻夫妇最多赡养12位老年人的局面。

家庭模式变化下的临终关怀机构投资机会

虽然发展临终关怀存在制度、观念等方面的障碍,但是,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相关服务业遇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作为养老服务业末端的临终关怀服务也自然成为发展的重点;另一方面,老龄社会的到来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对于老年社会工作及其组织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完善的老年社会工作体系也为推进老年临终关怀服务奠定了基础。

(一)我国老龄化和高龄化进程的加快,呼唤临终关怀

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2亿人,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4.38亿,老龄化水平将推进到28.76%。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及高龄老年人数量成倍增长,平均期望寿命增高的同时,老年终末期疾病、老年癌症发病率和高龄老衰临终者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口对临终关怀需要也远高于其他人群。

(二)中国的家庭模式需要临终关怀机构的帮助

随着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类型发生变化,规模不断缩小。从当前的中国现状来看,“421”家庭数量激增,调查显示,有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年人,49%的城市家庭要赡养2~3位老年人,如果独生子女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要面对一对年轻夫妇最多赡养12位老年人的局面。

北京市老龄委的调查发现,49.8%的年轻人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老年人,而据民政部统计,我国目前有3250万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因此,更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临终关怀机构的推行将是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

(三)疾病的发展与对生命质量的追求需要临终关怀机构介入(www.xing528.com)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几十年前构成人类死亡头号杀手的各类传染病已基本得到控制,有的已经绝迹。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在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谱中跃居前列,而这些疾病均表现为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致使大多数患者在疾病与死亡之间徘徊,临终患者急剧增多。我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新患癌症,约有14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死亡已占死因第一、第二位,有研究显示,癌症患者中50%伴有中度或重度疼痛,其中约有1/3的人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而加强临终患者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客观的社会需求。

(四)社区化、家庭化将是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需求点

1.临终关怀的家庭化

让家人在临终关怀服务者的指导下照料、陪伴临终老年人,使老年人和家人的精神痛苦都降至最低,让老年人在家中安然离世,这既减少了医疗卫生资源的耗费和家庭因实施毫无意义的救治而产生的经济负担,又能使有限的医院床位分配给更需要治疗的患者,使紧缺的医院床位得到缓解,有助于社会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2.临终关怀的社区化

是由社区医院作为社区内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养老服务机构在社区医院的指导下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而且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在社区医院医生的参与和指导下照顾临终病人。这既减轻了大医院的工作负担,又充分发挥了社区医院的职能,使医疗卫生资源根据治疗和保健的医疗目的而有效配置,避免资源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