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背景和意义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建设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创造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西方的、科学的发展模式,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7]但略显遗憾的是,现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尚不充分,特别是缺乏从政治经济学出发、契合中国发展实践的学理化分析。因此,就需要以政治经济学视角和分析范式,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进行剖析与梳理,从中提炼规律性认识,进行学理化阐释。

研究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背景和意义

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大时间节点上,系统回顾过往、总结经验,是当前与未来事业顺利推进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沿着正确道路阔步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1957年GDP年均增长率9.2%;1949—1978年GDP年均增长率达6.1%[3]。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0.37万亿元增至2019年的9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排除价格因素,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9.5%,远超世界同期2.8%的经济增速[4];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2018年的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5];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建设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创造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西方的、科学的发展模式,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当前受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影响,中国经济进入以中高速增长、结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为特征的“新常态”,并进入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的“新时代”。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根据形势变化,对发展目标不断校准、对发展道路不断调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6]“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7]但略显遗憾的是,现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尚不充分,特别是缺乏从政治经济学出发、契合中国发展实践的学理化分析。因此,就需要以政治经济学视角和分析范式,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进行剖析与梳理,从中提炼规律性认识,进行学理化阐释。(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