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发展:重要措施

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发展:重要措施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地区更由于蒙古军多次征西夏的战争,原有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的情况更为严重。这一系列措施很快改变了水利失修的状况,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元代前期的移民屯田和兴修水利,对宁夏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口的增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发展:重要措施

二、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发展

元初,由于战争破坏,人口流亡,西北地区水利失修,“陕西之人虽欲种莳,不获水利,赋税不足,军兴乏用[33]。”宁夏地区更由于蒙古军多次征西夏的战争,原有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的情况更为严重。

元朝统治者治国重农的思想,还突出地表现在重视兴修水利方面。元代农学家王祯强调水利“为农务之大本,国家之厚利”[34]。中央设都水监,地方置河渠司,“以兴举水利、修理河堤为务”[35]。元初在各地大兴水利,奖励开渠溉田,引用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都水监,与王允中等规划全国水利建设,分布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郡邑,了解农田灌溉的需要。这一系列措施很快改变了水利失修的状况,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黄釉瓷碗

(元 原州区城内出土)

忽必烈即位后,准中兴路新民总管朵儿赤“录其子弟之壮者垦田,塞黄河九口,开其三流。凡三载,赋额增倍”[36],取得了明显的效果。(www.xing528.com)

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郭守敬从张文谦行省西夏,兴复濒河诸渠。“先是西夏濒河五州皆有古渠,在其中兴州者,一名唐来,长袤四百里;一名汉延,长袤二百五十里。其余四州,又有正渠十,长袤各二百里,支渠大小共六十八,计溉田九万余顷。”[37]这是元初在郭守敬亲自指导下的一次大规模的水利修复,重点是修复疏通旧有渠道。在此基础上,又开辟新渠。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董文用与郭守敬在应理州(今宁夏中卫市)引黄河水浚美利渠,灌溉中卫地区近三千亩农田,使当地农业获得丰收,于是“岁征公税三万有奇,实借水利以足公私”[38]

元初在宁夏地区兴修水利,普遍采用推广了新的工程技术,修筑渠、堰、陂、塘,大都使用了调节水量的“牌堰”,即水坝和水闸(斗门)。水坝和水闸起到了控制水流的作用,旱则开闸引水入田,以收灌溉之利;涝则关闭闸门,以避泛滥之灾。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郭守敬同张文谦到西夏地区修复沿黄河的许多渠道,所采用的工程技术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坝闸的设计细致,质量坚固,直到明代中期还在继续使用。明孝宗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修成的《宁夏新志》记载元代在宁夏地区修建的坝闸时说:“逮今两坝桥梁,尚其遗制,工作甚精。”直到现代,还普遍采用坝闸节制水量的办法。从兴筑水渠到建筑水坝和水闸,是人类由储水到控水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人工灌溉史上的一个进步。

元代前期的移民屯田和兴修水利,对宁夏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口的增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元中期后,从全国来看,农业生产呈现出发展停滞、生产衰敝的情景,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如劝农机构、兴修水利、实施屯田等都随着政治机构的腐朽,越来越贯彻不下去。忽必烈时期曾在全国广泛开展的水利建设,到仁宗延佑以后就非常少,自然灾害随之增加。军民屯田到武宗至大年间因“所用者多非其人,以致废弛”。苛捐杂税、繁重的徭役是农业生产衰敝的又一重要原因。宁夏地区也大体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琉璃塔刹

(元 原州区开城乡安西王府遗址出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