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兴子废:大明王朝的荒政与刘瑾的崛起

父兴子废:大明王朝的荒政与刘瑾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兴子废成化二十三年春宪宗去世,朱祐樘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元年。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人;还罢遣禅师、真人等二百五十三人;法王、佛子、国师等七百八十九人被遣回本土。大明王朝则在其父弘治时期的短暂兴盛后再次陷入腐败黑暗之中,史称“武宗荒政”。刘瑾,陕西兴平人,从小在东宫服侍太子,每天为武宗安排宫女歌舞、倡优杂剧、角斗游戏,因此得到宠信,被提拔为内官监太监,进而掌管了守卫京师军队的兵权。

父兴子废:大明王朝的荒政与刘瑾的崛起

父兴子废

成化二十三年春宪宗去世,朱祐樘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元年。他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由于成化时期,宪宗皇帝宠信佛道,使许多社会无赖都冒充法师混进宫中,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李孜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以方术、房中术进献皇帝得到宠幸,然后与太监梁芳狼狈为奸祸乱朝政,打击忠臣,扶植朋党,是当时朝廷中的第一大害。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人;还罢遣禅师、真人等二百五十三人;法王、佛子、国师等七百八十九人被遣回本土。接着,孝宗皇帝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一个月内就罢免两千多人,并论罪处置。精简了行政官员,从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重新起用了一些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其中著名的有王恕、怀恩、马文升等名臣,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

孝宗还严格要求自己,勤于政事,恢复了明初制定的早朝、午朝、晚朝一日三朝的制度,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面见皇帝,也可以及时处理政务。同时,他广开言路,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利用上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商议政事。

孝宗还体察民情,大兴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弘治二年(1489)五月,开封黄河决口,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五万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苏松河(今江苏省境内)道淤塞,泛滥成灾。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孝宗在位十八年间,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较成化朝有了比较大的改观,颇有仁宣遗风,出现了历史上的“弘治中兴”的局面。(www.xing528.com)

然而,富家多败子。弘治是一位勤政的好皇帝,但由于自己坎坷的童年经历使他对自己的独子朱厚照过于溺爱。他明知太子喜好玩耍、贪图安逸,整天和刘瑾、谷大用等号称“八虎”的随侍太监为伍,但却不加以约束,甚至放纵,直接导致了武宗荒政局面的出现。

弘治十八年(1505),一个未满十四岁的顽童在紫禁城奉天殿登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武宗朱厚照。他在位的十六年中,纵情玩乐,一意孤行,玩乐方式花样百出,形式离奇,有时简直是胡作非为,令大臣们哭笑不得。而对朝中事务则敷衍了事,甚至撒手不管。致使宦官、奸臣乘机窃权行私,祸乱朝纲。大明王朝则在其父弘治时期的短暂兴盛后再次陷入腐败黑暗之中,史称“武宗荒政”。

武宗即位后,最讨他欢心的就是刘瑾。刘瑾,陕西兴平人,从小在东宫服侍太子,每天为武宗安排宫女歌舞、倡优杂剧、角斗游戏,因此得到宠信,被提拔为内官监太监,进而掌管了守卫京师军队的兵权。刘瑾等八大宦官借势广结党羽,排除异己,成为朝中的一股恶势力。而刘瑾弄权就是凭借代武宗“批红”,即批复奏章。刘瑾为把持朝政,每次都专等武宗玩在兴头的时候取出奏章让武宗看,武宗不耐烦地说:“总拿这些麻烦我,要你干什么用?”以后,刘瑾就不用再请示武宗,直接按自己的意志处理了,而武宗完全成了一个挂名的皇帝。刘瑾窃用皇权,拉帮结派,广开贿赂,打击陷害反对他们的官员。当为孝宗托孤辅政的刘健、谢迁等重臣也被排挤出朝后,朝中更无人敢言,武宗则更毫无顾忌,索性丢掉皇帝身份玩耍。开始,他令宦官们仿效京城街市,在后宫开设店铺,与他们一起穿上平民衣服假装做买卖,还像煞有介事地讨价还价。后来,又让宦官们开酒店,让宫女在其中弹唱,让斗鸡耍狗的人来表演,喝得大醉的武宗就住在店中。更过分的是,还建起了“豹房”,在里面放入虎、豹等珍禽异兽,让勇士与猛兽搏斗,以观赏寻求刺激。后来,武宗干脆以豹房为家,不进后宫,更无暇理政。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最终病死在豹房之中,结束了他荒淫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