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顺利迈过混动进击这道坎

如何顺利迈过混动进击这道坎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的技术路线之一,插电式混合动力能不能实现逆袭,还要看其能不能真正“过关斩将”。换言之,当整体市场向上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冲劲十足,增长幅度更高;但当整体市场下滑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降幅也更大。业界预估,未来五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会继续上涨,并在2025年达到峰值。2030年以后,随着纯电动技术逐步成熟,性价比将全面超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如何顺利迈过混动进击这道坎

插电式混合动力(Plug-in Hybrid Vehicle,简称PHV)汽车,既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油路和油箱,也有电动车的电池电机、控制电路。与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区别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容量比较大,且有充电接口

2018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曾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下行的情况下,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成绩单:全年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122%和118%,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21.58%。一时间,混动路线风头无两。

然而到了2019年,就在业内人士纷纷对这一细分市场投以期盼目光的时候,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却迎来了高达两位数的降幅:全年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

实际上,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消费者而言,如何在进行产品布局和市场选购时综合评判技术路线,一直是重要问题。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无论是纯电动、插电式混动、混动还是氢燃料电池,都在不同层面上显示出潜力与问题同存。可以说,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不确定性因素还将层出不穷,评断最优技术路线尚需全面考察。

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的技术路线之一,插电式混合动力能不能实现逆袭,还要看其能不能真正“过关斩将”。

首先是市场关。通过观察2019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走势,可以看到:这一细分市场的走向基本上与新能源汽车整体大势一致。只不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起伏更大。

换言之,当整体市场向上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冲劲十足,增长幅度更高;但当整体市场下滑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降幅也更大。例如,2019年全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远远高于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2.3%和-4%。(www.xing528.com)

业界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私人消费领域的推广程度不足;而在商用车领域,诸如网约车等类型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往往会导致很大的市场波动。

其次是成本关。实际上,插混的成本问题是制约其在私人消费市场推广的重要原因。具体来看,插混系统同时拥有两套动力系统,成本自然比较高。而一旦电池成本下降到合理区间,插混的两套动力系统成本就会变得更加不划算。

从当前合资车企的产品布局可以看出,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确实面临成本偏高的难题,只有搭载在中高端产品上,才能更好地“消化”掉增加的这部分成本。

实际上,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插混的市场份额及表现要明显强于自主品牌。数据显示,2019年,在合资品牌纷纷“进攻”插电混动车型领域的情况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7年的98%下降到2018年的88%和2019年的58%。在2019年第四季度,自主品牌的插电混动产品份额更是降到了50%以下,甚至在40%左右徘徊,与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相近。

业界预估,未来五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会继续上涨,并在2025年达到峰值。2030年以后,随着纯电动技术逐步成熟,性价比将全面超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然而,在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充电便利性等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之前,插电式混合动力仍是一种最好的过渡车型,尤其是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开始下降,车企在纯电动和插电混动间的天平或将有所倾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