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祥如意:桃八天成福万家

吉祥如意:桃八天成福万家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递的饮食文化比较出名的是食桃制作技艺和西递腊八豆腐制作技艺。“食桃制作技艺”于2008年入选黄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于西递腊八豆腐,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这是因为腊八豆腐便于携带,而且便于保存。腊八豆腐延至今天已经发展成一个品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原汁原味的特色食品。

吉祥如意:桃八天成福万家

西递的饮食文化比较出名的是食桃制作技艺和西递腊八豆腐制作技艺。

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前后,西递村民每家每户都有打食桃的风俗习惯。所谓食桃,指的是一种形状固定的米粿,因为用模具(黟县方言称“食桃模”)拍打而成,故曰“打食桃”。

食桃模一般用桃木或者枣木雕刻而成,形状多为桃子、元宝的样式,凹模里面的图案有牡丹祈福、莲花祝寿、麒麟送子,或者福禄寿“三星”,以及双线、凤凰、鲤鱼等有吉祥含义的花纹。

挑选优质大米,到水碓去磨成粉,如果是少量的也可以用自家的石磨磨粉。到真正“打食桃”时一般要三五家相约起来进行,挑水、烧火一般是妇女老妪的事情。水烧开了便可以和拌米粉。这虽说不上有多少技术,但必要的经验是不可少的。水和少了不能成形,水多了容易粘模。米粉与开水搅拌均匀,用劲能捏成团即可。和好的米粉成团按到食桃模中,拍打结实以后,倒着轻轻敲打模具,使成形的食桃掉在准备好的米箩、垫板等上面,此时不少乡村古民居中时不时传出清脆的“噼啪噼啪”“噼里啪啦”的声音,彼此相和,成为大年之前黟县民间的独特风情。民间有则方言谜语称“坐在深山叶飘飘,来到人间木刀雕。娘娘手中高高举,白云朵朵落九霄”,指的便是“打食桃”这种民俗

“食桃制作技艺”于2008年入选黄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于西递腊八豆腐,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www.xing528.com)

每年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古代徽州因地理环境闭塞,经济条件落后,外出的人们不可能享受什么美味佳肴。于是,当游子告别亲人外出求学、经商,亲人们往往会送上这一份特别的礼品,黟人外出探望亲友往往也会带上这份特别的礼物。这是因为腊八豆腐便于携带,而且便于保存。晒制好的腊八豆腐一般呈圆鼓形状,上面有凹心,可以摆放食盐等作料。当他们在品尝这片片的豆腐时,便会想起亲人的叮嘱与思恋,记得早日还乡。

腊月是一年的岁尾,正值寒冬,民谚有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时冬季田事告竣,但人们生活的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活动内容丰富。黟县民间要吃腊八粥、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等。晒制腊八豆腐便是其中一项重要风俗。腊八豆腐延至今天已经发展成一个品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原汁原味的特色食品。

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道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不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腊八豆腐制作技艺”也于2008年入选黄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