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社会:互联网下半场的落脚点

智能社会:互联网下半场的落脚点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下半场”,不是单纯地搞改变生产方式的局域网、封闭的工业4.0,也不是单纯地进行制造方式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而是在消费反向决定生产的基础上,形成“需求反导+数据驱动+平台运营+智能终端+服务场景+社交生活+敏捷供应”的生产生活组织方式。

智能社会:互联网下半场的落脚点

互联网上半场”更多的是借助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上走,打破人们生活方式、企业经营发展、产业组织发展的时空局限,产生更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消费体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和泛在,甚至有些产品和终端成为人的“第六感官”;企业从区域小市场到全国大市场,在一个细分的“长尾市场”就可以做得足够大;产业组织发展从大企业的中心化,到平台企业的去中心化然后再中心化。更进一步而言,在“互联网上半场”更多是借助“互联网+行业”的模式,出现了很多B2B、B2C、B2B2C型平台企业。这些平台企业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在此过程中,越是那些没有行业经验、产业基础、市场惯性的人或企业,越容易成为互联网上半场的佼佼者。

“互联网下半场”更多的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5G,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虚拟空间向智能终端嵌入、从智慧感知到智能运用,最终用供需两边通吃、跨界融合的产业思维打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产业结构、组织方式与增长方式。如果说“互联网上半场”是通过2B、2F最终2C,从信息经济到平台经济;那么“互联网下半场”既可以通过2F、2B搞工业物联网、产业互联网来改变生产方式,也可以通过2C从改变消费方式到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实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贯通。这其中智能科技、生态经济成为平台型企业的重要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只有底盘强大的“行业+互联网”,以及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才能成为新一轮业态创新与产业变革的佼佼者。

图:重构线上线下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关系(www.xing528.com)

当前,尽管“互联网下半场”难以全面涵盖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但在加速“互联网下半场”的过程中,最终落脚点将是智能社会。“互联网下半场”,不是单纯地搞改变生产方式的局域网、封闭的工业4.0,也不是单纯地进行制造方式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而是在消费反向决定生产的基础上,形成“需求反导+数据驱动+平台运营+智能终端+服务场景+社交生活+敏捷供应”的生产生活组织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