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策群力,共创辉煌

群策群力,共创辉煌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线开工后,每天上洪家大山的劳动力有4000多人,占双江公社全部劳动力的80%。广大社员群情激奋,争先恐后上山,农新大队评级劳动力只有457个,上山的却达到了514人,许多没有评级的妇女和学生自动参战。方石大队群力生产队有11名妇女,尽管家务繁重,但她们每天打着灯笼火把,步行5公里往返于工地,和男同志并肩战斗。洪家大山垦荒大会战,得到全社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援和配合。

群策群力,共创辉煌

全线开工后,每天上洪家大山的劳动力有4000多人,占双江公社全部劳动力的80%。由于路途较远,为了赶工期,广大垦荒人全部吃住在山上,全线扎工棚93个,办工地食堂134个。

广大社员群情激奋,争先恐后上山,农新大队评级劳动力只有457个,上山的却达到了514人,许多没有评级的妇女和学生自动参战。有78户社员锁门上山,占总户数的30%。几岁的小孩也帮大人送茶、捡柴,就连回家探亲的公职人员也上山助战。

坪底大队人民生产队共38个劳动力,分成两班,山上山下互相竞赛。在山上参与垦荒的提前超额完成1公顷垦荒任务;留在山下的社员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把4公顷晚稻治了3次虫,1公顷红薯翻了两次藤;烧了火土灰2300多担,除给每0.1公顷晚稻施了25担壮籽肥外,还留有800多担作小麦底肥。

对70岁以上的社员,公社没有分配垦荒任务,可全公社有41个年满70岁的社员坚决要求参战,成了大战洪家大山的“当代活愚公”。他们说:为了子孙造福,我们怎能不出把力,为社会主义作点贡献呢?(www.xing528.com)

垦荒大会战中,妇女顶半边天。方石大队群力生产队有11名妇女,尽管家务繁重,但她们每天打着灯笼火把,步行5公里往返于工地,和男同志并肩战斗。企石大队妇女队长胡雪花,家务特别繁重,有3个小孩需要照顾,最小的孩子仅1岁,家里还喂了3头猪,两头牛。她妥善安排家务,坚持上山垦荒。正是她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全队妇女积极上山参战。双江大队58岁的妇女廖秀英,队上没安排她上山,但她晚上做好家务,白天上山参加挖山。当有人问她累不累时,她说:为革命造林,为子孙造福,再苦再累心也甜。

为了加快垦荒进度,新加、万家、新庄等大队采取传统的挖锣鼓土的办法,由1人敲锣鼓唱山歌喊号子,社员们排成一线,按照鼓点挥舞铁锄,大大提高了挖山的功效。

洪家大山垦荒大会战,得到全社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援和配合。外出搞副业的劳动力回来了,468名手工业人员也自动放弃手艺回来参加垦荒。公社供销社组织7副货郎担,巡回在工地上供应副食品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有12座打铁红炉设在工地,随时修整损坏的锄头、钢钎和柴刀。有22名医护人员带药箱在山上,有病治病,有伤治伤,无病伤可治,就拿起锄头挖山。他们还自制了防暑药、防暑茶8000余公斤,免费供应社员。75名教师在课余假日边宣传边鼓动边挖山。时任共青团涟源县委委员的民办教师贺湘凡,双手残疾,就用绳子绑着手腕和锄头挖山。为实现开发荒山,植树造林,致富双江的共同目标,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一位来双江参观的外地领导曾题诗赞道:“双江人民意志坚,万亩荒山把兵练。天连五岭银锄落,敢叫日月换新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