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价值共创现状分析

价值共创现状分析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麦克思公司报告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6%,并且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80%想创业,实际创业的仅为0.01%,可见大学生对创业行为的热情与认知度还有待提升。以目前在中国较有影响力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例,这项赛事自1999年开始以来,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调查显示,32.1%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密切相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有关系,但关系不大的学生占比56.4%。

价值共创现状分析

当前,专业教育创业价值观引导不足,与社会创业存在脱节现象。对创业教育的基本认知形成了创业价值观,这是双创教育的原动力,深刻影响着双创教育的水平和受教育者的接受情况。

1.现状问题

(1)创业价值观问题。创业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形式与内容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在创业行为进行中会不断地对创业者的创业路径进行调整与矫正。在产生创业成果的时候,创业价值观还会帮助创业者进行创业行为再评估,从这一点来说创业价值观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契合受教育者身体与心智的发展水平,避免教条式的灌输学习。一项对500名学生进行的大学生心理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创业目的是“为国为民”的只占20%,为自己挣钱的占70%,还有10%是为了荣誉。麦克思公司报告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6%,并且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80%想创业,实际创业的仅为0.01%,可见大学生对创业行为的热情与认知度还有待提升。

(2)与创业社会现实脱节。以目前在中国较有影响力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例,这项赛事自1999年开始以来,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但由于政府主导的评奖机制,导致参赛高职学生人数剧增,成为高职教育成果考核的一场比拼,然而获奖的创业计划却很少能够进入市场,延伸到实际的创业行为中。我们同时关注到,近年来高职建设的“创业产业园”“创业孵化班”等创业平台不断推出,然而仍有相当比例停留在功利价值阶段。这类创业教育多集中于理论教授,创业实践的科技含量不足,往往停留在地推式的低水平贩卖型企业,这种创业形态本身就是先天不足,后天的持久性也不会太乐观。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体现在创业成果的可行性方面,脱离了现实需求和市场规律,创业教育只会形成“理论灵通、实践尴尬”的局面。

(3)“疏离化”发展明显。高职院校的育人使命是其核心的存在价值,在这个框架之内,不断完善学生的专业教育,衍生第二课堂能力教育是其完成使命的重要途径。然而时至今日,双创教育往往在专业教育之外,凭借学生工作、社会合作等行政形态推进,呈现出疏离专业教育的情况,两者各自发展,速度、频率皆有不同,交叉互动较少。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专业教育对于学科建设体系下的培养方案有着较为清晰的定位,双创教育因为发展的相对滞后及高职院校自身底气的不足,往往没有被列入专业教育的框架之内,成了一个独立的教育板块,多数高职院校通过社会合作机构及团委组织下的创业竞赛、创业孵化班等进行创业教育,理论教授都难以保证深度和广度,实践效果难免达不到预期。因此我们对双创教育的基本认知首先应当进行升级,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对割裂状态应当得到弥合。

2.原因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价值共创的发展,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战略全局高度来考虑,创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行互补的模式,为之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实践。然而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不强、学生参与不深、课程设置不佳等。

(1)教育观念不强。调查显示,32.1%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密切相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有关系,但关系不大的学生占比56.4%。可见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虽然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的成效,能够在学生就业以及创业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还没有完全地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学生对双创教育的定位不够明确,对二者融合的观念不够深入。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60.3%的学生认为虽然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但与专业知识课程结合并不紧密,只是作为通识课的身份,反映出学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开展到位,以至于学生对其停留在就业教育等狭隘的认识上。

我国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行专业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但是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能为学生的教育形式增添新的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指引学生的就业思维,激发学生建立创业的观念,促进学生具备创业的技能,打好创业的技能基础,此种教育模式将成为促进学生就业的主要手段。从本质上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密切,二者之间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完善,互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准。(www.xing528.com)

(2)学生参与度不高。调研结果显示,相同性别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创业意愿有所不同,对专业课中涉及的创新创业知识,表示非常强烈的同学占比14.1%,积极性较为强烈的同学占比34.4%,对此反应一般的学生占比高达42.6%,对此没兴趣的学生占比2.6%,还有6.2%的同学没有关注,表示不清楚。从学生对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情况来看,虽然学校层面在倡导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也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使二者深度融合,然而,在二者融合的实际操作中,学生并不积极主动。而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直接受众,对于直接参与的中间环节学生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效果。

(3)课程设置脱离学生背景。学校着力打造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能力拓展为载体的创新型专业课。在专业教育中,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模块中,但是没有针对不同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予以区别对待。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创业意识有明显差异,女生的创业意识高于男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对相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课程比例如何分配方面的调研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双创课程要求的重点不同。但是学校在促进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时,忽视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需求,就学生对自主创业所需的帮助而言,有67.2%的学生认为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进日常专业课程教育,潜移默化慢慢培养。目前,学生就业并不容易,存在诸多困难,所以,在校学生期望能学到经过创新的专业课及本专业其他方面的知识,更多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也更有效地为未来创新创业夯实基础,然而学校没有把问题聚焦到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这也间接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开展。

3.理论思辨

双创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抓住发展契机,合理配置资源成为必要的措施。为了更好地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引用“耦合理论”,将其作为一种理论探索,并希冀对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问题之破解有所启示。

物理学上,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如放大器级与级之间信号的逐级放大量通过阻容耦合或变压器耦合。耦合理论作用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时,发现两者同样存在着培育人才的目的,都仰仗理论和实践的操作方法,都是高职院校育人使命的重要体现,而且在教授的内容上又可以互相补充和激发。

(1)数据耦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本交流。数据耦合是耦合状态的基本和常见模式。之所以说这是耦合的基础和常见模式,是因为数据相合是简单变量的迁移,也就是两个变量在基本数据上的交换。我们知道双创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浓厚的创新创业热情、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敏锐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创业者,依据创业教育需求在专业教育中设置相关专业、师资数量等基本参数,或直接吸收专业教育对于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传输都将是有益的探索。例如,要实现一个金融领域的成功创业典型,创业者必然要有金融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双创教育就可以直接利用专业教育的成果,并通过自身鲜明的实践优势催化学生的创业热情。与此同时,专业教育正是要通过实践中的育人成果,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授方法,双创教育成果的外显性反过来促进了专业教育不断地升级自身格局,例如市场需要大量的财会人才,高职院校就可以及时进行专业调整,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数据耦合的优势在于简单而易于操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形成一定的教育规模,而不需要对双方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进行大的调整,也可以及时适应新的教育培养方案。

(2)控制耦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核心疏通。工程学认为,如果一个模块通过传送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信息,明显地控制选择另一模块的功能,就是控制耦合。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模块在核心层面上对另一个模块的支配状态。这对我们的启发是,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在互动中可以保留大部分的枝蔓,而在核心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层面进行深沟通。与内容耦合不同的是,控制耦合仍然是量的引入,而内容耦合已经进入质的改造。这种耦合状态的优势在于保留了专业教育在传统高职教育方案中的支配地位,同时又在关键环节上适应创业教育的现实要求。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活动如何使创新创业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实现更均匀、更精细的复合,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点各自“打散”的精细度;二是这两类知识点在各自“打散”后相互吸引和排斥的状态。当两类知识点“打散”后越精细,契合度越高,那么它为受教育者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教育的深度契合,能够使学习者将原有知识结构与多种思想相联系,更容易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改变传统浅层学习中学习者被动接受的局面。所以,高职院校可以依据创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对专业教育进行适应性打造,“创业社会学”“创业设计学”“从医创业学”都可以成为有益的尝试。大量的学科结构性调整,集中性的嵌入创新创业理念,将起到极大的引领作用。

(3)内容耦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主次融汇。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者直接转入另一个模块时,就发生了内容的变化。人与人面对面接触能够提供知识溢出的渠道,而各主体存在的知识存量差异能够产生知识溢出的原动力。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过:“正如我们的身体凭借外来的事物而获得营养,我们的心理也凭借从社会来的观念、情感和动作而获得营养。我们本身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从社会得来的。”按照场论的观点,孤立的实体是不存在的,它们总是在相互作用中成就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