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汇票的贴现业务

商业汇票的贴现业务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机构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办理应收票据的贴现业务时,票据持有人可将票据背书后交予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从票据价值中扣除贴现息后,将剩余款项付给票据持有人。背书的应收票据是此项贴现的担保品。

商业汇票的贴现业务

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运作,必须以资金作为支撑。当企业发生资金短缺时,可以通过向银行申请短期或者长期借款、发行债券以及股票等方式来筹集资金。除此之外,企业资金发生短缺时还可以通过应收票据贴现的方式获取资金,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确保资金不断流。

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机构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根据有关规定,企业在办理应收票据的贴现业务时,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才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申请办理贴现业务。这种相应资格包括:

第一,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并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与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第三,在申请贴现的金融机构开立存款账户。

办理应收票据的贴现业务时,票据持有人可将票据背书后交予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从票据价值中扣除贴现息后,将剩余款项付给票据持有人。背书的应收票据是此项贴现的担保品。票据价值就是票据的到期值,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为票据的面值,带息票据的到期值为票据到期的本利和金额。票据到期值与贴现所得之间的差额称为贴现息,通常记做财务费用。办理贴现业务的有关数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票据的面值

带息票据的到期值=票据的面值+票据的利息

=票据的面值+票据的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贴现息=票据的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票据贴现所得=票据的到期值-贴现息

其中,贴现率又称“折现率”,是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由贴现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贴现期是指从贴现开始日到票据到期日之间的期限。通常在计算贴现期时应按照“算头不算尾,异地加三天”的原则按日进行计算。

通常,企业在办理完毕票据贴现业务后,应持有关票据以票据贴现所得借记“银行存款”科目,以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以两者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者贷记“财务费用”科目。票据到期若付款人如数偿付,则企业不需要进行任何的账务处理。相反,如果票据到期付款人未能如数偿还,那么按照相关规定企业应该承担连带偿还责任。此时,贴现银行可以从企业账户中直接按照票据到期值进行扣除。如果企业账户余额不足,贴现银行将按照逾期贷款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此一来,企业应在票据到期时以票据的到期值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或者是“短期借款”科目。

【例3-12】凌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4月13日持2016年3月10日开出的面值为10000元、票面利率为5%的3个月商业承兑汇票,到其开户银行办理了贴现业务。银行按照8%的贴现率收取贴现息后,将余款支付给了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企业会计人员首先应该计算以下几个数据:(www.xing528.com)

票据到期日在2016年6月10日;

票据到期值=10000+10000×5%×3/12=10125(元);

贴现期=18+31+9=90-20-12=58(天);

贴现息=10125×8%×58/360=130.5(元);

票据贴现所得=10125-130.5=9994.5(元)。

企业应依据上述有关数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9994.5

财务费用 5.5

贷:应收票据 10000

若付款人在票据到期后如数兑付,则企业无需做账务处理。

若付款人在票据到期后未能如数兑付,且企业银行存款充足,则企业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10125

贷:银行存款 10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