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作用

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作用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论高度,阐述了把市场作为经济手段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全党一致通过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这一理论为我国改革和体制转型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石。

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命题,提出了进一步缩小计划经济,扩大市场调节的政府措施。此后,我国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沿海地区,市场取向的改革阔步前进,深圳、海南等地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实际上已经取代了传统计划体制。一方面,市场作用充分发挥的地区出现了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发展大大加快的良好态势;但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也存在思想保守,改革迈不开脚步的状况。邓小平密切关注我国改革的实践,1992年他亲自到南方调研,深入工厂、基层,了解和研究总结深圳等地区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搞活经济加快发展的经验,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论高度,阐述了把市场作为经济手段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段话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阐述,也是关于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的精辟理论阐明,还包含对改革先行地区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改革经验和体制创新的肯定。

需要指出,“市场”“市场经济”是一个广包容性的范畴,包括:(1)商品交换、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在内——的构建;(2)市场性企业组织,如公司制的实行;(3)证券股票等经济工具的使用。这些都属于“经济手段”。邓小平在南方谈话里讲的“市场多一点”,包括对内容众多的“市场手段”的利用。他不仅不对我国如何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和利用那一些“市场手段”事先设定界限,而且提出了要把“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的标准。邓小平提出和阐述了一个广包容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这一命题为人们进行能充分利用市场作用的深度的市场性改革扫清了思想障碍。这里,体现了邓小平把改革立足于当代实践的根本立场,也体现出邓小平思维的高瞻远瞩。

马克思说:理论越彻底,越能说服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其理论的严整性,以其立足于改革的新实践,以其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强国富民的现实需要,从而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他用卓越的理论创新,给围绕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与计划问题上多年的大争论画上了句号。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全党一致通过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www.xing528.com)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这一理论为我国改革和体制转型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