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协同发展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像世界级的日本半导体企业就是日本制作半导体生产设备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动力。在美国,电子业早期在全球独领风骚,使得上游的测试仪器产业迄今仍在世界称王。积极的国内市场竞争也会引发相关的产业活动并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位置。以日本照相机企业为例,小型复印机产业是它们多元化的起步,这种转换凭借的是光学技术以及现成的国际营销网络,并且缩短了登上新产业世界盟主的过程。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协同发展

国家要有雄厚、具国际实力的相关产业,同样需要其他竞争要素的表现配合,图4-3说明了它们之间的轻重关系。

一个产业的生产要素——尤其是能创造出生产要素的动力——会影响到相关的产业发展。因为生产要素所创造的技术、知识和科技具有扩散效应,与它相关的产业也会获得好处。

关联产业的专业化、深度化程度必须凭借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的成长与规模来提高。6如果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关联产业必然会蓬勃发展,以填补产品发展的需要,取代进口,产业内部的组织和运作也更有效率,更切合实际。讲求效率的本国上游供应商通常是尾随着下游产业一同成长。

图4-3 相关产业发展时的影响力

发展相关产业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本国的市场竞争。对国家而言,一群营销全球、在国际上有充分竞争力的企业会带动上游供应商的国际化。像世界级的日本半导体企业就是日本制作半导体生产设备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动力。(www.xing528.com)

当企业缺乏竞争者时,它们必须大费力气才能引起设备、仪器、服务等方面的供应商的注意。因为这些供应商通常也是其他产业的关联产业,若产业的国内市场出现竞争,上游的产业也会主动配合,创造符合下游产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一旦上游供应商增加,它们还会发展更专业的服务项目。以美国好莱坞为例,由于当地的电影电视传播业比较发达,使得特技效果、道具服装财产保险等行业云集,这些关联产业的质量和地缘优势又使得影城更有竞争力。

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也会挑战并推动本国供应商的进步。供应商的下游客户竞争激烈,他们在供应商身上施加压力,所以供应商必须不断创新和进步,否则将被取代。另外,供应商借助地缘之便,促进研发合作与信息交流,从而跟随客户在海外经营的步伐,加速自己的国际化。

强有力的国内市场竞争,不但有助于上游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还会带动上游产业之间的竞争。当企业拥有国际竞争力时,通常会打入上游供应商的产业。而且当员工离职、出去创业、自行生产零部件、机器或发展服务活动时,又会形成产业的扩散效应。

国内的市场竞争可以提升本国上游产业的表现,若只是一家企业独大,是无法达成这种效应的。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会降低供应商与下游活动之间的风险,提高它与客户的谈判空间,进而导致更多新企业跃跃欲试、投入更多资金、迈向更专业的境地。7此外,每个客户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这又扩大了供应商的技术领域,并激发它们的潜力、加快创新的步伐。最后,国内客户中,有人进行逆向整合,有人发动一波波攻势,扩散效应不断出现,不断地在创造新的竞争形式。

下游产业带动上游产业国际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以丹麦为例,出口导向的奶酪品与渔业带动了至少包括食品加工设备、渔船、船体维修业、无线电通信等几十种产业的发展。它们当中不少在国际上已有竞争实力。顶尖的德国化工业则引导出与化工相关的泵、量表和控制设备等世界级产业。在美国,电子业早期在全球独领风骚,使得上游的测试仪器产业迄今仍在世界称王。

积极的国内市场竞争也会引发相关的产业活动并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位置。以日本照相机企业为例,小型复印机产业是它们多元化的起步,这种转换凭借的是光学技术以及现成的国际营销网络,并且缩短了登上新产业世界盟主的过程。其他像意大利的机床制造商转战工厂自动化领域,韩国电视机企业则走入录像机领域,都是基于相同的理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