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2.0时代:突破由海观陆,实现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2.0时代:突破由海观陆,实现海洋中心城市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话语权正逐渐被“海洋科学”掌握。当下,我国正在加快步伐布局海洋科学。在这样的新机遇下,成为“海洋科学中心城市”未必能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但不是“海洋科学中心城市”,则一定无法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总之,城市想要实现“海洋科学”赋能,抢抓下一个风口,就必须先知道“海洋科学”在研究什么,关注什么。

海洋2.0时代:突破由海观陆,实现海洋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全球领先的海事之都”报告虽然仅仅发布三期,但评价体系指标每一期都在跟随时代需求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不断调整的指标则在一定程度上鲜明地释放出未来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特征:除原有的航运、贸易、物流在全球具有优势外,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科研及人才发展等内容也已被陆续纳入体现海洋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可以说,时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已对“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领先海事之都”等概念进行了延伸与演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话语权正逐渐被“海洋科学”掌握。实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路径也正从“连接海洋”向“探索海洋”靠拢。

曾经,鹿特丹、伦敦等“前浪”海洋中心城市依靠港口贸易、海运服务等实现了强势崛起。如今,随着近年来海运、海工装备等市场姿态的持续低迷,已让上述产业越发艰难: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受船运需求下降影响,2020年1月已跌至2016年以来新低,且跌幅尚未出现短期见底的迹象[2];同样,从2014年油价暴跌开始,全球船舶与海工装备市场也陷入了长达5年多的低迷期——2019年2月全球造船厂新接订单量仅15艘[3]

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海洋中心城市也已纷纷开始弱化港口物流等传统掘金方式的重要性,而转向以“科学技术引领”作为战略核心。可以看出,新一轮的“海洋热”势必将由“科学”带来。(www.xing528.com)

换而言之,新时代下,中国“海洋中心城市”的竞争者们,如果想要在未来掘金蓝海,掌握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话语权,就不能依旧沿用海工和港口等传统逻辑来思考发展,必须跳出原有思维的窠臼,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从“由陆观海”到“由海观陆”,即切入“海洋科学”,推动海洋科学与城市发展目标有机链接,培育海洋科技产业的新动能。尤其是那些受陆域土地空间制约、港口对城市经济带动作用逐渐减弱等不可逆因素影响的城市,更应转过身去,面向大海,向“海洋科学”要机会,赋能自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

当下,我国正在加快步伐布局海洋科学。截至2019年5月,全国拥有海洋科研机构近200个,科研活动人员超3.5万人,每年增长近5%[4]。在这样的新机遇下,成为“海洋科学中心城市”未必能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但不是“海洋科学中心城市”,则一定无法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总之,城市想要实现“海洋科学”赋能,抢抓下一个风口,就必须先知道“海洋科学”在研究什么,关注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