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心越和越乱:和解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吗?

小心越和越乱:和解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吗?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时候“和稀泥”未必全然无效,在不涉及原则和底线的小事上,“和稀泥”的确能够减少摩擦,调解团队内部氛围。“和稀泥”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是单纯地利用权威将争执压下去。其实,“和稀泥”并非一无是处,偶尔是有效的。因为在这些问题上无原则地“和稀泥”,会产生不良的导向,比损失人心更加严重。“和稀泥”是利用领导的权威快速地平息冲突,而不是发生冲突的人自己想通的。

小心越和越乱:和解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吗?

在调解纷争时,中国人擅长“和稀泥”,似乎不得罪人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很多管理者也有相同的看法,认为领导必须八面玲珑,不能轻易得罪人。有时候“和稀泥”未必全然无效,在不涉及原则和底线的小事上,“和稀泥”的确能够减少摩擦,调解团队内部氛围。但是更多时候,“和稀泥”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冲突愈演愈烈。

老赵是部门主管,今天有两个员工在办公室吵架,让他非常烦躁。办公室的钥匙由小张拿着,因为小张的家在公司附近,他来得早,交给他最合适不过。昨晚,小李在公司加班到九点,他离开公司后突然想到有一份重要文件忘了拿,便赶紧打电话给小张。小张这个时候正跟女朋友在外面约会,环境非常吵,没有听到电话响。等小张回到家看见多个未接来电时,已经是深夜了。他回电话给小李,小李说话阴阳怪气的,表示自己在加班,为公司拼命,有些人却在外面风流快活,耽误了自己的工作。听小李这么说,小张当时就发怒了,和小李吵了起来。

老赵非常头疼,这件事到底怪谁呢?小张并非主动要求保管办公室钥匙,而是老赵分配的,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按时上下班,小张一点儿错误都没有。小李说话难听肯定是他不对,但是小李加班到晚上9点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判定小李错了,岂不是把小李得罪了,以后想要让他为团队拼命,怕是很难了。思来想去,老赵只能选择“和稀泥”。他强硬地要求两个人和好,表示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晚上请两个人吃烧烤,大家喝两杯。小张提出不想再保管钥匙,也被老赵驳回了。

当天晚上,三人一起吃烧烤,喝了几杯,气氛还算融洽。老赵认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几天以后,更加激烈的冲突爆发了。

那天晚上下班的时候,小张的女朋友来找小张,还没走到办公室就碰上拿着晚饭准备加班的小李。小李看到小张的女朋友说:“下次你们出去玩的时候想着点,还有人加班呢。你们倒是快活了,别人可遭罪了。”小张的女朋友一头雾水,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小张。小张听完就火了,和小李动起手来。

老赵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让矛盾爆发得更加激烈。“和稀泥”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是单纯地利用权威将争执压下去。双方将怒火压进了心里,却根本没有熄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怒火更盛。

其实,“和稀泥”并非一无是处,偶尔是有效的。发生冲突的时候双方都很激动,冷静下来,往往会觉得没那么生气,甚至有些后悔,这种情况下,“和稀泥”能够给双方一个台阶下,维护双方的面子。但是,“和稀泥”并不是万能的解决方式,例如,有些冲突比较激烈,一定要在当时解决,不管是谁的问题,总要给个说法。如果两个人都有问题,就各打五十大板,不要存在“和稀泥”就能解决问题的侥幸心理。如果是涉及原则或者规章制度的问题,必须要明确对错,无论问题大小。因为在这些问题上无原则地“和稀泥”,会产生不良的导向,比损失人心更加严重。(www.xing528.com)

和稀泥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么还有哪些手段可以用来解决团队内部冲突呢?

冷处理是一种简单好用的方式。如果是糟糕的情绪或者是不理智的言语等引发的冲突,又不涉及原则性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每个人都有思考能力,一旦被隔离开来,就会思考刚刚发生的冲突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己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只要恢复理智,人们很快就会明白冲突是不应该发生的,这样两个人的隔阂也就慢慢化解了。

使用冷处理的方式,切记要在第一时间将两个人分开,不要有人安慰或者劝阻,否则会让当事人觉得丢脸,骑虎难下。只要让双方冷静一段时间,不让他们碰面,问题自然就能解决。

有人可能觉得冷处理与“和稀泥”没什么区别,其实差别很大。不管员工多么信任领导,实际上都不如信任自己更多,人最信任的始终是自己。“和稀泥”是利用领导的权威快速地平息冲突,而不是发生冲突的人自己想通的。冷处理则不一样,冷处理的结果是冲突双方自己的选择,他们不会有被强迫的感觉

理性分析是另外一种解决冲突的办法。任何冲突的发生都有原因,或许是情绪上的原因,或许是道理上的原因。不管是哪一种,都有解决的方法。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谈,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情绪上的问题,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就说明问题不大了。如果是道理上的问题,双方就好好聊聊,让其他人给评评理,看看谁对谁错。只要拿出了解决方案,冲突就算解决了。

冲突的类型有很多,引发冲突的原因也有很多,管理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化解,单靠“和稀泥”是不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