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阶段:2002-2011年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阶段:2002-2011年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阶段:2002-2011年

进入21世纪以后,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统筹发展成为新时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政策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

这一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仍在推进和深化,主要是明确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问题,强化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法性,同时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步扩大,开始逐步强调分配公平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这些分配政策的指引下,政府也采取了很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高度重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措施。在制定收入分配调节政策时,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大大减少了政府直接的行政干预,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回归。同时加大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调节力度,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但是,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垄断行业的高收入现象仍为社会公众所诟病,灰色收入、不合法收入等现象依然存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在继续拉大,这些成为之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