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志目录中的两部经典:《汉志》和《隋志》简析

史志目录中的两部经典:《汉志》和《隋志》简析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史志目录中,《汉志》和《隋志》最负盛名。《隋书经籍志》是继《汉志》后的一部重要史志目录,是中古时期典籍存亡状况的总结。它是现存最早一部用经史子集区分部属的完整史志目录。

史志目录中的两部经典:《汉志》和《隋志》简析

这是指正史中的《艺文志》《经籍志》和有些朝代的《国史经籍志》一类目录书以及某些政书中的目录书而言。它大多依靠官修目录和私家目录而撰成。二十四史中就有六部这样的目录书:

①《汉书艺文志》

②《隋书经籍志》

③《旧唐书经籍志》

④《新唐书艺文志》

⑤《宋史艺文志》

⑥《明史艺文志》

另外,宋朝的制度在编撰国史时也根据馆阁藏书书目编《艺文志》,按所包朝代命名。北宋从太祖至钦宗分编为三朝、两朝、四朝等国史艺文志,各类都有序,各书都有解题,成为后来编撰《宋史艺文志》时北宋部分的主要依据,其书虽已不得见,但《宋史·艺文志》序中曾记其事说:

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次仁、英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六卷。次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三朝所录,则两朝不复登载,而录其所未有者。四朝于两朝亦然。最长当时之目,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焉。

南宋还有包括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的《中兴国史艺文志》[32]。明代学者焦竑也于万历时有明《国史经籍志》之作。这些国史目录是在正史目录体启发之下而又为正史目录提供依据所撰的一种目录书。(www.xing528.com)

在一些专史中也有目录部分,如郑樵《通志》的《艺文略》、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经籍考》都是。

正史目录、国史目录和专史目录是史志目录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而以正史目录为主;但是正史目录所缺甚多,因此,清以来学者纷纷为作补志,附表如下:

续表

续表

清代许多学者参与了这种补志工作,但并没有想到从上到下贯成一编。反之,日人却在文政八年(清道光五年)汇集了十种正志和补志辑为《八史经籍志》,其中除六部正志外,再加上《宋史艺文志补》《补辽金元艺文志》《补三史艺文志》和《补元史艺文志》等四部补志。因为这10种书涉及八个朝代,所以称为《八史经籍志》。这部合刊目录到光绪四年始在我国由张寿荣刊刻流传。如果我们把正史艺文志和经籍志,加上各种补志,再加上金建德的《司马迁所见书考》的《叙论》和《清史稿·艺文志》进行整理汇编,那就构成了我国自古以来一部比较完整而正规的图书总目了。

在史志目录中,《汉志》和《隋志》最负盛名。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古代第一部完整目录书。它主要是删订《七略》而成。它的分类基本上依据《七略》而把《辑略》散入各类,以便读者。全书共分六略、38种、596家、13269卷。在各种、类后都有小序,叙述学术源流,是研究我国古代图书状况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

《隋书经籍志》是继《汉志》后的一部重要史志目录,是中古时期典籍存亡状况的总结。它是现存最早一部用经史子集区分部属的完整史志目录。但在四部之后,还附道录、佛录,实际上是六大部类。它有总序、部序、类序四十八篇,记典籍聚散和学术源流,为研究中古时期学术、文化的重要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