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方法对比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方法对比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某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该项目的可变现净值时,就应按其差额对该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部分存在合同约定价格,另一部分不存在合同约定价格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相应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不得合并计量存货跌价准备,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如果企业的存货项目过多,也可以按存货类别进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方法对比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按存货项目比较、按存货类别比较和按全部存货比较。这三种方法的区别可以通过表3-5的数据予以解释。

表3-5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表  单位:元

(一)按存货项目比较

按存货项目比较时,只要某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就将该存货项目按可变现净值计价,不考虑其他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否低于成本,不受其他存货可变现净值大小的影响。当某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该项目的可变现净值时,就应按其差额对该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在表3-5中,企业如果采用存货项目比较的方法,应对家用电器类中无合同约定的存货项目B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 000元(4 000-3 000),对百货类中无合同约定的存货项目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元(3 500-3 000),共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 500元。

(二)按存货类别比较(www.xing528.com)

按存货类别比较时,只要某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就将该类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不考虑其他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否低于成本,不受其他类别存货市价的影响。但采用这种方法时,有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其成本,按该类存货可变现净值总额计价就会将不同存货项目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差异相互抵销,使得不同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关系不能清晰地反映。

在表3-5中,如果企业采用按存货类别比较的方法,则应对全部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元(5 000-4 500),共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元。

(三)按全部存货比较

按全部存货比较时,只有全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全部存货的成本时,才按可变现净值计价。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将不同存货项目之间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差异相互抵销,而且会将不同存货类别之间可变现净值与成本之间的差异相互抵销,使得不同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别存货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关系无法清晰地反映。

在表3-5中,如果企业采用按全部存货比较的方法,则应对全部存货共计提200元(10 500-10 300)的存货跌价准备。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项目不多,或虽然存货项目很多但属于重要的存货项目(如原材料中的主要材料、产品中的主要产品等),应采用单项比较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部分存在合同约定价格,另一部分不存在合同约定价格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相应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不得合并计量存货跌价准备,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如果企业的存货项目过多,也可以按存货类别进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也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不论企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哪一种方法,原则上应保持各期方法的一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