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额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

定额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作为成本控制的两种重要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二者之间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在定额成本法下,定额成本必须按照成本报表的要求划分为各成本项目反映。

定额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

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作为成本控制的两种重要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二者之间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

(一)二者的相同处

1.都需要事先制订目标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

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都是目标成本的不同表现形式,均是企业的奋斗目标和衡量实际成本高低的准绳,因此,二者的实质相同。

2.都需要通过成本差异的及时揭示和分析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两种方法都要将实际的生产耗费与设定的目标成本相比较,以揭示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并将差异信息及时反馈到各部门,以便改进工作。

3.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应用条件才能实施

两种方法都要求企业产品工艺基本稳定,成本管理制度较为健全,原始记录比较完整,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正确地计算成本差异,分清差异责任。

(二)二者的不同处(www.xing528.com)

1.成本控制的侧重点不同

定额成本法认为产品实际成本是真实的成本,故侧重按产品计算实际成本和控制成本差异。在定额成本法下,定额成本必须按照成本报表的要求划分为各成本项目反映。此法着重对占据产品成本较大比重的材料成本进行严格控制。首先,按是否符合定额,对材料耗费分别设置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和差异凭证(专用领料单)进行归集,以控制材料消耗的用量差异;对于材料价格差异,单独设置“材料成本差异”另行归集,最后摊入产品成本;至于其他费用,通常只是将实际数和预算数相对比,并进行分析,控制相对较粗。而标准成本法则认为标准成本才是产品的真实成本,其余各项差异均属不正常耗费,故标准成本法强调按管理区域计算和控制成本,着眼点是分清各部门责任,以寻求成本降低途径。因此,标准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将成本差异划分成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大类。价格差异应由采购部门或工资部门负责,而数量差异应由生产部门负责。

2.成本差异的类型不同

定额成本法下,成本差异表现为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而在标准成本法下,成本差异则表现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类共九项差异。具体包括:材料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人工工时差异(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开支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工时差异(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工时差异(效率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能量差异)。标准成本法没有标准本身变动的差异。

3.会计处理不同

定额成本法下,定额成本和成本差异只需要在成本明细账上反映,除“材料成本差异”外,不需要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单独归集,产成品和在产品在会计账户和资产负债表上都表现为实际成本;在标准成本法下,产成品和在产品在会计账户上均表现为标准成本,需要另行设置一系列差异账户对所分析的各项成本差异进行归集,成本差异一般只在年末处理,或转入产品销售成本,或直接转由损益负担。

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各有优缺点,定额成本法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计划和定额管理的工作水平;同时,由于有企业现成的定额成本资料,因此能够方便地解决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但定额成本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定额成本修订以及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也要相应增加核算工作量。标准成本法的主要优点是按成本管理区域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并且成本差异划分细致,符合责任会计的要求,加上标准成本很少变动,便于成本的控制和考核;此外,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在期末全部转入销货成本,可以反映当期成本控制的成果。但是,此法不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除产品单一的企业外,很难编制产品的实际成本报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