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研究的起点:理解经济学原理

经济研究的起点:理解经济学原理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类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这一过程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要素。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产品——原材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经济研究的起点:理解经济学原理

一、人类经济活动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活动,即经济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按照人们的需要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和地理位置,使之适合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人们通过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各种产品用以满足生活、生产、文化娱乐及其他各方面的需要。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类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这一过程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要素。

人类劳动是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改造客观物质对象,使之适合于自己需要的一种活动。它有两个鲜明特点:它是有计划、有目的活动;它是运用自己制造的生产工具而进行的劳动。

劳动对象是在生产过程中用劳动加工的对象,即“人们把劳动力加于其上的东西。”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人们劳动加工的自然物——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原始森林、地下宝藏等。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产品——原材料。随着劳动者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的范围、种类、数量乃至加工方法和利用程度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劳动资料介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其是把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以改造劳动对象的物件;是使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与加工劳动对象所需的管道、容器和运输机具。广义的劳动资料如建筑物、道路、运河和土地等,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但没有它们,生产就不能顺利而完善地进行。

任何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都必须具有这三个要素,即人类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统称生产资料。人类劳动是生产过程的主观条件,它是生产的主体方面;而生产资料则是生产中的物的因素,它是生产的客观条件。(www.xing528.com)

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社会要生存,就必须有满足人们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而这些物质资料就要由人们的生产活动生产出来,人们的生产活动是物质资料的唯一源泉。其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们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人们必须先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要,然后才有可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没有生存条件,人们是不可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同时,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水平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活动也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如果物质资料的生产发展水平比较低,社会上大部分劳动者都要从事物质资料生产,那么,人们其他社会活动的发展就要受到限制。反之,如果物质资料生产发展水平比较高,人类社会除了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以满足人们必需的物质生活需要外,还能抽出较多的劳动力从事其他社会活动,这样就能推动其他社会活动的发展。最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是由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本身的发展,具体来说,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人类要发展进步,就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即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人们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向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必须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相互结合起来,这种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则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通过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