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送流程和路线规划优化

配送流程和路线规划优化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流是其拟订配送计划的主要依据。配送计划确定后,按照计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将配送计划所确定的到货时间以及到货品种、规格、数量通知用户和配送点,以便用户按计划准备接货,配送点按计划准备发货。第四步,配送点下达配送任务。

配送流程和路线规划优化

一、配送流程

为了发挥配送的作用,实现配送效益,配送流程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拟订配送计划。配送是物流系统的一项综合且复杂的功能,必须按计划进行组织。配送计划是指针对未来一定时期,对已知客户需求进行前期的配送规划,以便对车辆、人员、支出等作统筹安排,以满足客户需要的方案。商流是其拟订配送计划的主要依据。可以说,商流提出了何时、何地、向何处送货的要求,而配送则据此在恰当安排运力、路线、运量的基础上完成此项任务。

第二步,下达配送计划与组织实施。配送计划确定后,按照计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将配送计划所确定的到货时间以及到货品种、规格、数量通知用户和配送点,以便用户按计划准备接货,配送点按计划准备发货。

第三步,按配送计划确定货物需要量。各配送点按配送计划,审定库存物资的配送保证能力,对数量、种类不足的物资,组织进货。

第四步,配送点下达配送任务。配送点向运输部门、仓储部门、分货包装及财务部门下达配送任务,各部门完成配送准备。

第五步,配送发运。这一步骤是配货部门按要求将各用户所需的各种货物进行分货及配货,然后进行适当的包装,并印制包装标记和标志,包括用户名称、地址、配送时间、货物明细,以及运送装卸搬运过程应注意的事项等,最后按计划将各用户货物进行组合、装车,并将发货明细交司机或随车送货人。

第六步,送达。按指定的路线将货物送达用户,并由用户在回执上签字。配送工作完成后,通知财务部门结算。

二、配货作业方法

配货作业是将储存的货物按发货要求分拣出来,放到发货场所指定位置的作业活动的总称。配货作业可以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或人工作业,常采取“摘果方式”或“播种方式”完成配货作业。

(一)摘果方式

摘果方式又称摘取方式,是用搬运车辆巡回于货物保管场所,按配送要求,为每个用户从每个货位或货架上挑选拣出所需货物,巡回一次完成一次配货作业。一般来说,这种方式适宜于不易移动或每一用户需要货物品种多而数量较小的情况,以及配送中心的每种货物的位置固定的情况。进行拣选配货时,以出货单为准,每个拣货员按照品类顺序或储位顺序,到每种品类的储位下层的拣货区拣取出货单内该品类的数量,码放在托盘上,再继续拣取下一个品类,一直到该出货单结束后,将拣好的货品与出货单置放于等运区指定的位置,再由出货验收人员接手。

摘取方式的优点是以出货单为单位,一人负责一单,出错的机会较少,而且易于追查。有些配送中心以摘取方式进行配货,甚至省略了出货验收的工作,而由拣货员兼任出货验收的工作。该方式的缺点是重复作业太多,几乎每张出货单都要走一遍库房,人力负荷重,出货单的品类多、单项数量少的时候,人力作业的负担更重。

(二)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是将需要配送数量较多的同种货物集中搬运到发货场所,然后将每一用户所需要的数量取出进行二次分配,分放到每一货位处,就像播种一样直至配货完毕。这种方式适用于货物易于集中移动且对同一种货物需求量较大的情况。

播种方式配货的原理和摘取方式完全不同,除了单一的出货单以外,还需要各个出库商品品类的总数量。拣货员的工作,先是按照“拣货总表”的品类总量,到指定储位的拣货区一次取一类货物。取完一个品类后,拖至待验区,按照出货单的代码将该品类应出货的数量放下。

播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提高拣货的速率和准确率。该方式的缺点是需要相当的空间作为待验区,对于仓储空间有限的企业而言有相当的困难。而且出货时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隔,不能像摘取方式那样可以逐单、连续出货。

三、车载货物的配装

合理配装是充分利用运输车辆容积、载重量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配送车辆配装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充分保证货物质量和数量完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车辆的装载率,以提高车辆利用率,节省运力,降低配送费用。由于需配送货物的相对密度、体积以及包装形式各异,在装车时,既要考虑车辆的载重量,又要考虑车辆的容积。为了避免运力浪费使车辆的载重和容积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推行轻重配装,实现满载满容。如何实现配装达到满载满容,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以车辆的最大容积和载重量为限制条件,并根据各种货物的容量、单件货物的体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求出最佳方案。在具体车辆配装时,要根据需配送货物的具体情况以及车辆情况,进行简单的计算,再依据经验确定装车方案。这里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货物种类不多、车辆类型单一的情况下,可直接采用手算方式,达到货物与车辆的匹配,实现满载满容。

(2)在配装货物种类较多、车辆类型也较多的情况下,采用人工计算有困难时,可采用计算机实现优化配装目的。如果不具备适用计算机的条件,可以从多种配送货物中选出容量最大、最小的两种,利用手算配装,其他货物再选容量最大及最小配装。依此类推,得出配装结果。

四、配送路线的确定

配送路线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配送效率和配送效益。合理确定配送路线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主要因素包括用户的要求、配送资源状况、道路拥挤情况等。在配送路线选择的各种方法中,都要考虑配送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配送目标而存在的各种限制条件,即在一定约束条件下,选择最佳的方案。

(1)配送路线确定原则。配送路线确定的原则与配送目标在原则上是一致的,这些原则包括成本要低、效益要高、路线要短、吨公里要小、准时性要高、劳动消耗要少、运力运用要合理等。

(2)配送路线确定的限制条件。实现配送目标总是要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一般来讲,这些限制和约束包括用户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用户对货物送到时间范围的要求,在允许通行的时间(城市交通拥挤时所做的时间划分)内进行配送,车辆载重量和容积的限制,以及配送能力的约束等。(www.xing528.com)

(3)配送路线的确定方法。根据配送业务量和供应区域范围的大小,可分区或不分区进行送货,每天或间隔若干天定期送货,租用或自备一辆或多辆车辆安排送货。不论送货工作的组织形式如何,都涉及配送路线的正确选择问题。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配送路线的确定方法很多,诸如方案评价法、数学模型法、经验法、节约里程法等。

☞ 案例4-2

运用节约里程法选择配送线路

已知配送中心P0向5个用户Pj(j=1,2,3,4,5)配送货物,其配送路线网络、配送中心与用户的距离以及用户之间的距离如表4-4所示,线路上的数字表示两节点之间的距离。配送中心有3台2吨卡车和2台4吨两种车辆可供使用。在此利用节约里程法确定最优的配送方案。设卡车行驶的速度平均为40公里/小时,试比较优化后的方案比单独向各用户分送可节约多少时间。

第一步: 作运输里程表,列出配送中心到用户及用户间的最短距离,见表4-4。

表4-4 运输里程表

第二步: 由运输里程表,按节约里程公式求得相应的节约里程数,如表4-5的括号内的数。

表4-5 节约里程表

第三步: 将节约里程进行分类,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见表4-6。

表4-6 节约里程排序表

第四步: 确定单独送货的配送线路: 8+8+6+7+10=39(公里)

所以,初始方案配送距离为: 39×2=78(公里)

第五步: 根据载重量约束与节约里程大小,将各客户节点连接起来,形成2条配送路线,即A、B两配送方案。

配送线路A: P0—P2—P3—P4—P0

运量q A=q2+q3+q4=1.7+0.9+1.4=4(吨)

用一辆4吨车运送。

节约距离SA=10+8=18(公里)

配送线路B: P0—P1—P5—P0

运量q B=q5+q1=2.4+1.5=3.9(吨)

小于4吨,用一辆4吨车运送。

节约距离SB=2(公里)

第六步: 与初始单独送货方案相比,计算总节约里程与节约时间。

总节约里程: ΔS=SA+SB=20(公里)

节约时间:ΔT==0.5(小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