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渠道与供应链的关系

渠道与供应链的关系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2.1制造商增加生产计划时的供应链决策对于双渠道供应链来说,如果出现了渠道间价格的替代系数、生产成本以及市场规模同步发生变动的时候,在供应链集中决策的前提下,作为供应链的主导方,制造商必须要有对应的判断。

渠道与供应链的关系

存在很多突发事件。例如,自然灾害就有地震洪水台风等,人为灾害有恐怖袭击,公共卫生危机如非典型性肺炎等,这些突发事件的特点都是短时间内发生,而且影响巨大。另外,对于双渠道供应链来说,法律法规的变化、技术的进步等都会带来影响,从而产生扰动。如果发生了突发事件,导致双渠道供应链面临问题和变化,那么,应该怎样应对?由于消费者的消费渠道替代系数会由于一些突发事件而产生变化,尤其是网络事件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高的影响力,因此会导致消费者的价格反映系数出现改变。如果市场规模有如下变化:Δa(Δa>-a),而制造业的单位成本有如下变化:Δc(Δc>-cm),消费者的渠道替代系数有如下变化:Δθ(-θ<Δθ<1-θ),本书使用表示在搅动产生之后,对于自变量X的决策值,后续文章中的表达方式也是相同的。

这个时候,制造商通过电子渠道有如附录公式101。

零售商通过传统渠道销量如附录公式102。

总产量变化如附录公式103。

供应链总利润如附录公式104。

其中(x)=max(x,0)

函数中第三项为增加产量带来的成本而第四项为减少产量带来的成本。

的时候,供应链的总利润变成附录公式105。

的时候,供应链的总利润变成附录公式106。

由于供应链的总利润均为零售价格的严格可微凹函数,因此可以求出最优渠道零售价格,存在三个情形。

11.2.1 制造商增加生产计划时的供应链决策

对于双渠道供应链来说,如果出现了渠道间价格的替代系数、生产成本以及市场规模同步发生变动的时候,在供应链集中决策的前提下,作为供应链的主导方,制造商必须要有对应的判断。如果最优化决策认为,供应链需要增加销量,那么制造商可以增加生产计划,也可以在现货市场进行紧急外购。不管是哪一种行为,都要有一定的处理成本。在本书中,假定,制造商应对销量增长的办法是增加生产计划。

对增加产量前提下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利润函数求解如附录公式107。

可以得到,当Δa≥2(k1+Δc)(1-θ-Δθ)-2Δθcm的时候,

两个渠道市场售价如附录公式108。

两个渠道市场销量如附录公式109。

11.2.2 制造商减少生产计划时的供应链决策

如果得到的最优化决策认为应当减少供应链的销量,那么由于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较短,制造商不能长时间持有。所以,制造商就需要对生产计划进行修正,降低生产量或在二级市场上出售多余产品,不管哪种选择,也必然会带来对应的成本,如附录公式110。

可以得到,当Δa≤2(Δc-k2)(1-θ-Δθ)-2Δθcm的时候,

两个渠道市场售价如附录公式111。

两个渠道市场销量如附录公式112。

11.2.3 制造商不改变生产计划时的供应链决策

生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是滞后的,而且不管是增加生产还是降低产能,制造商都要支付对应的成本。所以,在一定的扰动范围内,制造商可能会作出不改变产量的决定。如果能够得到不需要改变产量的扰动范围,毫无疑问,将会有助于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扰动因素。

对利润函数求解,如附录公式113。

可以得到:

当2(Δc-k2)(1-θ-Δθ)-2Δθcm<Δa<2(k1+Δc)(1-θ-Δθ)-2Δθcm的时候,如附录公式114。

两个渠道市场售价如附录公式115。

两个渠道市场销量如附录公式116。

结论11-2:以Δa、Δc、Δθ为轴线,定义曲面Δa=2(k1+Δc)(1-θ-Δθ)-2Δθcm和曲面Δa=2(Δc-k2)(1-θ-Δθ)-2Δθcm,可以将扰动变量三维决策空间分为三个区域。如图11-1所示,当扰动的范围在D1区域内的时候,制造商应该增加生产计划,在区域D2内的时候,制造商不改变生产计划,在区域D3内的时候,制造商减少生产计划。(www.xing528.com)

图11-1 多因素扰动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决策区域

供应链集中决策的前提下,双渠道供应商在遭遇生产成本、替代系数以及市场规模同时发生扰动的时候,电子渠道市场有如下的零售价格附录公式117。

传统渠道售价如附录公式118。

电子渠道销量如附录公式119。

传统渠道的销量如附录公式120。

供应链最优利润如附录公式121。

根据上面的结论:

①如果三大因素的变化范围是(1-θ-Δθ)-2Δθcm的时候,制造商可以增加生产,而且零售商和制造商都会有销量的增长。

②如果三大因素的变化范围是Δa≤2(Δc-k2)(1-θ-Δθ)-2Δθcm的时候,制造商将会减少生产,而零售商和制造商都会出现销量下降的现象。

③如果三大因素的变化范围是2(Δc-k2)(1-θ-Δθ)-2Δθcm<Δa<2(k1+Δc)(1-θ-Δθ)-2Δθcm的时候,那么制造商不会改变自己的生产计划,而双渠道供应链可以通过对零售价以及渠道供应量进行调整实现优化,这与单渠道供应链应急管理中其他方案是有区别的。在面临这样的扰动的时候,由于渠道销售量产生了变化,但是只是在两个渠道之间重新分配。所以,两个渠道的总销量没有改变。

11.2.4 需求、成本和渠道替代系数同时扰动下的均衡形成

通过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定义可以发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状态,就是在分散决策的时候,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等于集中决策时候的总利润。为了确保供应链中的成员都可以接受契约协调,就要求在契约协调之下,供应链双方的利润不会低于在以往的批发价的前提下的利润,也就是说,供应链的成员之间能够达成Pareto改进,通过利润共享契约。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这种Pareto改进。如果消费者的需求情况以及渠道价格替代指数和生产成本同时出现扰动,为了保证供应链协调,确保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在电子渠道的零售价与在集中决策前提下的电子渠道零售价,以及为了保证零售商的零售价等同于集中决策下的零售价,就要实现多因素扰动前提下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在利润共享的契约下,零售商有如附录公式122。

制造商利润函数如附录公式123。

根据主从博弈原理,得到零售商零售价格关于批发价格和线上零售价格的反应函数为附录公式124。

在博弈中,制造商具有主导地位,也是契约的发起人。为了实现供应链协调,制造商在制定电子渠道零售价的时候必须要全局考虑。因此,电子渠道的最有零售价如下:

情形11-1:当(Δa,Δc,Δθ)∈D1的时候,如附录公式125。

这个时候,,能够实现双渠道的供应链协调。同11-1结论中已经证明,利润共享系数不会对供应链的总利润产生影响,而利润共享的比例则是要基于平稳的状态,提前商定一个比例。所以,本书沿用了无扰动前提下的利润共享系数(0.5≤ϕ≤0.75),通过对利润共享系数进行调整,制造商可以对所有供应链成员的利润进行调整。

情形11-2:当(Δa,Δc,Δθ)∈D2的时候,如附录公式126。

这个时候,,双渠道供应链实现协调。

情形11-3:当(Δa,Δc,Δθ)∈D3的时候,如附录公式127。

这个时候,,双渠道供应链实现协调。

结论11-3:当市场规模、渠道替代指数以及生产成本等函数同时出现搅动的时候,双渠道供应链的需求函数通过利润共享契约(w,ϕ),达成分权供应链协调,如附录公式128。

由于突发事件导致的生产成本扰动,可以有如下的归纳:

①当(Δa,Δc,Δθ)∈D1,在发生扰动之后,制造商增加生产,在批发价中,生产计划所改变的单位成本会被列入其中,而零售商也会承担一定的成本。

②当(Δa,Δc,Δθ)∈D2,在发生扰动之后,制造商减少生产,在批发价中,生产计划改变所带来的成本减少会有所体现,也就是制造商替零售商承担一定的成本。

③当(Δa,Δc,Δθ)∈D3,在发生扰动之后,制造商对生产计划不作调整,仅仅针对需求以及渠道价格替代系数的改变,对批发价格进行改变实现优化决策。

于是,本书的研究就实现了一个对于同时拥有传统零售渠道以及电子销售渠道的制造商进行的二阶段双渠道供应链的分析。在这样一个双渠道供应链中,渠道价格竞争始终存在,而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就具有Stackelberg博弈。在双渠道的供应链处于平衡的时候,双边际效应的存在,导致批发价格不能与供应链实现协调。而在平稳状态下,通过利润共享契约,就能够达成Pareto改进,同时也能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导致供应链的生产成本、渠道替代系数以及市场规模等发生搅动,那么就可以通过KKT条件,在一体化的集中决策的前提下,找到双渠道供应链中的最优化的销售价格以及销售数量和利润,就能够划分出在多因素扰动之后的制造商的生产决策区域。在一定的区域内,可以不对生产计划进行变更,但是需要变更产品的数量和渠道价格。如果扰动较大,那么就有必要对生产计划进行改变。在分权决策的前提下,本次研究还设计了新的利润共享契约,从而能够对多因素扰动前提下的双渠道供应链进行应急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