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核算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核算方法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决定于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性质。期末应对在产品进行盘存,将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核算产成品成本。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多种,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通常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核算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决定于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性质。对于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如车队提供运输、供电车间提供电力等,在这种情况下,辅助生产提供劳务与受益部门耗用劳务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产品入库问题,期末也没有在产品。因此,应将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按照受益部门的耗用量,全数分配给各受益部门,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有关账户的借方,一般不得留待下月分配;对于生产多种产品和提供多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共同耗用的生产费用,应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期末应对在产品进行盘存,将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核算产成品成本。如果企业有若干个辅助生产车间,而且互相提供劳务,则受益部门还包括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这样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的劳务成本,还应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交互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多种,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通常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

(一)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只在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之间按其受益数量进行分配,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则不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率=某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费用总额/该车间对

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等提供劳务总量

某基本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该车间(部门)耗用劳务数量×分配率

[例3-15] 某企业设有供电、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份供电车间发生生产费用总额为54000元,供水车间发生费用总额为36000元,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给基本生产车间及管理部门的劳务数量见表3-16(假设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核算)。该厂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定额工时为240000小时,乙产品定额工时为130000小时,按工时比例分配动力用电量。

表3-16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及提供的劳务量

978-7-111-51060-4-Chapter03-19.jpg

解析:

分配率=185000/(240000+130000)=0.5

甲产品耗用动力=240000×0.5=120000(度)

乙产品耗用动力=130000×0.5=65000(度)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17。

表3-17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978-7-111-51060-4-Chapter03-20.jpg

在上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供应劳务的数量不应包括辅助生产内部相互供应劳务的数量。计算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额如下: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54000/(120000+65000+12000+3000)=0.27

甲产品应分配电费=120000×0.27=324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电费=65000×0.27=1755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12000×0.27=324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3000×0.27=810(元)

供水车间费用分配率=36000/(6000+4000)=3.6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水费=6000×3.6=2160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水费=4000×3.6=14400(元)

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 49950

制造费用 24840

管理费用 1521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54000

——供水车间 36000

直接分配法的优点是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待分配费用只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车间和部门分配一次,计算工作简便。缺点是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是不完全的。因为这种计算没有包括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成本。例如,上述供电车间的费用中未包括所耗用的水费,供水车间费用中未包括所耗用的电费。因此,分配给各受益部门的费用也是不准确的,也不便于考核辅助生产车间的耗用水平。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较少的企业。

(二)一次交互分配法

一次交互分配法是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及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1)交互分配的计算公式

交互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费用总额/劳务总额

应分配劳务费用=某受益对象的劳务耗用量×交互分配率

(2)对外分配的计算公式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例3-16] 承接例3-15,按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表,见表3-18。

表3-18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

978-7-111-51060-4-Chapter03-21.jpg

解析:

在上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应根据待分配费用除以供应劳务的总量计算求出。

(1)交互分配

交互分配的供电费用分配率=54000/270000=0.2

供水车间应分配供电车间电费=70000×0.2=14000(元)

交互分配的供水费用分配率=36000/12000=3

供电车间应分配供水车间水费=2000×3=6000(元)

(2)对外分配

1)对外分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如下:

供电车间对外待分配费用=54000+6000-14000=46000(元)

供水车间对外待分配费用=36000+14000-6000=44000(元)

2)对外分配所依据的供应劳务总量计算如下:

供电车间对外供应劳务总量=120000+65000+12000+3000=200000(度)

供水车间对外供应劳务总量=6000+4000=10000(吨)

3)对外分配费用计算如下: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46000/200000=0.23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44000/10000=4.4

甲产品应分配供电车间电费=120000×0.23=27600(元)

乙产品应分配供电车间电费=65000×0.23=1495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供电车间电费=12000×0.23=276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供水车间水费=6000×4.4=2640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供电车间电费=3000×0.23=69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供水车间水费=4000×4.4=17600(元)

(3)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000

——供水车间 14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6000(www.xing528.com)

——供电车间 14000

2)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7600

——乙产品 14950

制造费用 29160

管理费用 1829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6000

——供水车间 44000

一次交互分配的优点是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劳务全部进行了交互分配,因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缺点是:由于各种辅助生产费用都要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由于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是根据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的,所以据此计算的分配结果不是十分精确。在各月辅助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用上月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作为交互分配的分配率。

(三)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辅助生产车间为各受益车间或部门(包括受益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在内)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即辅助生产劳务的成本差异,可以再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负担,但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一般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某辅助生产车间已分配的计划总成本=

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数量×计划单位成本

某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总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

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转入的计划成本

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差异=该辅助车间实际总成本-

该辅助生产车间已分配的计划总成本

[例3-17] 承接例3-15,假定企业确定的辅助生产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为:供电车间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21元,每吨水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2元。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19。

表3-19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978-7-111-51060-4-Chapter03-22.jpg

解析

在上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和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54000+6400=60400(元)

供水车间实际成本=36000+14700=50700(元)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60400-56700=3700(元)

供水车间成本差异=50700-38400=12300(元)

上列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由于转入的费用6400元和14700元是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因而不是“纯粹”的实际成本,只是近似计算。

根据上述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电费: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470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2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365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520

管理费用 63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56700

(2)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水费: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4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9200

管理费用 12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38400

(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6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700

——供水车间 12300

此会计分录由于是调整分录,因而不论成本差异是超支还是节约,科目对应关系都相同。但超支用蓝字补加,节约用红字冲减。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是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而且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是早已确定的,不必单独计算费用分配率,因而简化了计算工作。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的计算,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由于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各受益单位所负担的劳务费用都不包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因素,因而还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缺点是采用这种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准确。

(四)代数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是根据解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部门和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例3-18] 承接例3-15,假设供水车间每立方米水的成本为x,供电车间每度电的成本为y,列联立方程如下:

36000+70000y=12000x

54000+2000x=270000y

解得:x≈4.354839

y≈0.232258

用代数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20。

表3-2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代数分配法)

978-7-111-51060-4-Chapter03-23.jpg

(续)

978-7-111-51060-4-Chapter03-24.jpg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6258.06

——供电车间 8709.68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7870.96

——乙产品 15096.77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8916.13

管理费用 18116.13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2709.66

——供水车间 52258.07

代数分配法的优点是分配结果最正确。缺点是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复杂。因而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