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成本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降低成本的重要依据

有效成本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降低成本的重要依据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效的成本管理,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各个单位进行成本的考核与评价,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完善企业的控制制度。因此,成本管理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

有效成本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降低成本的重要依据

1.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严重制约着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对成本实施有效的管理是每个明智的经营者必须做的事情。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脱离标准的偏差,使实际成本的各种支出被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之内,以保证达到降低企业成本这个目标的管理活动。

2.成本管理的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发达、竞争激烈的社会,企业要保持竞争力,获得足够的效益,除了具备产品质量优秀、价格合理等条件外,具有良好的成本管理制度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条件。

成本管理作为一项应用综合资料和综合技术对各项成本实行系统管理的管理活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成本管理,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在销售收入等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对成本实施有效控制,努力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实现预计成本控制目标,可以增加企业盈利、提高经济效益。

(2)有效的成本管理,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预测、决策等问题,无不和成本有关,如产品价格决策、订货决策、销售决策以及投资决策等,都需要以成本资料作为分析的基础。因此,没有真实、全面、及时的成本资料,要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活动做出恰当的决策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3)有效的成本管理,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完善经济责任的重要途径。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成本控制制度,严格划分经济责任,使各项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及个人,使每个责任者对在降低成本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使各项措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通过对各个单位进行成本的考核与评价,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完善企业的控制制度。(www.xing528.com)

3.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不足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各经营者都深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都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成本,以成本控制促进效益的增长。更有不少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对成本进行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实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1)对成本概念理解的狭隘性。提及成本,人们就会想到生产车间的机器、材料、人工等,这说明企业往往比较重视生产领域产品成本的控制,而忽视其他领域如开发、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控制。企业经营者不能单单只是从一名具体的(车间)生产者的角度看待成本,而要从整个企业的高度出发来看待成本,要有全局观与整体感。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总费用中的比重将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活动产生的成本将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将远远超过生产成本。若经营者的成本概念还仅仅停留在某一个具体的领域,则企业的发展必将落后于时代,无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成本。

(2)对成本控制理解的局限性。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存在一种偏差,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与他人无关,导致懂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成本,从而造成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等)不能有效使用,因此出现材料利用率低、设备效用差、技术及产品的储备不足、价值转移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的无用环节及资源浪费过多等现象,而这种现象必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经营者经常将成本控制简单地理解为降低成本,只要成本降低就是成本控制有效,没有把成本与产品的功能效用及顾客的需求结合起来考虑。事实上,有时成本的增加并不一定降低利润,成本的降低也并不一定增加利润,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要以联系的思维对待成本控制。

(3)注重事中的控制及事后的检查,忽视事前的控制。在人们的观念中,成本只有在发生时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成本发生后才能进行精确的检查,因此,成本控制的大部分措施都是针对生产过程,很少有针对产品投产前的成本进行控制的。事实上,产品成本大部分是在设计阶段就被决定了的(这一点将在下面的产品设计成本控制中论述),所以,从产品的设计直至销售都应该有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要以全面的方式进行成本控制。

说明:企业经营者应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成本及成本管理,同时,形成企业内部全面的、全员的成本管理系统。企业的成本表现为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成本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各项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成本管理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企业的决策层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成本形成的基础条件,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影响着产品设计和生产成本的耗费水平,供应、销售部门人员的业务活动影响着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和产品销售费用水平。也就是说,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各阶层、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相关,与产品生产的各环节相关,应将全体员工,特别是对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员工视为成本管理的主体,让每一名管理人员和每一名职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使成本管理成为员工自觉的行动,贯彻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在企业内部形成全面的、全员的成本管理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