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次利率改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与问题

本次利率改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与问题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央行的计划堪称完美,但是,以银行为代表的各大金融机构是否会买央行的账还是一个未知数。事实上,现如今所有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都高于央行规定的下限标准,就足以证明央行此次行动象征大于实际的性质了。所以,本次利率改革如果执行不当,不但不能有效纠正资源错配的弊端,相反还有可能进一步刺激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从而进一步抬高中国经济的总体风险。

本次利率改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与问题

(1)央行的考虑。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之后,信誉好、风险小的企业由于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即讨价还价的能力),会迫使银行以更低的利率贷给它们,但这样做会极大地影响银行的收益。为了尽量减少收益的损失,银行就会增加向小微企业贷款的动机,因为这类贷款银行可以向对方要求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

这样一来,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即所谓的资金错配现象就可以自然得到缓解。

(2)银行的考虑。尽管央行的计划堪称完美,但是,以银行为代表的各大金融机构是否会买央行的账还是一个未知数。

道理很简单。在流动性环境较为宽松,即市场上不缺钞票的情况下,由于市场处于一种买方市场的状态,接受资金的企业一方拥有较强的议价权,央行的这一计划应该有相当大的成功实施的可能;但是现如今中国的金融业正处于一种市场上普遍缺钱,即卖方市场的状态,银行不愁没人来借钱,因此不太可能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迎合央行的改革计划。

事实上,现如今所有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都高于央行规定的下限标准,就足以证明央行此次行动象征大于实际的性质了。

退一步讲,即便有一天中国的金融又回到了买方市场的状态,银行有了降低贷款利率的动机,资金也未必会如央行所愿,顺利流入小微企业的腰包。

事物有可能按照这样一种逻辑发展。(www.xing528.com)

既然小微企业风险高、信誉差,那么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还是把钱借给大型国企或地方政府的动机更大。但由于央行实行了利率改革,后者的议价能力变强,影响了银行的盈利水平,所以为了挽回损失,银行可能铤而走险,做一个大胆的决策——向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投入更多贷款,借更多的钱给它们,从而达到薄利多销的效果,以便抵消利润率降低带来的损失。

看见了吧?这就意味着,本次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许非但不能纠正资源错配的弊端,相反存在让这种弊端更加恶化的可能。

(3)企业的考虑。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的考虑又是什么呢?

有种种可能。但最大的可能依然是:痛快地接受银行的好意,进一步扩大他们的负债规模。

道理很简单。降低利率就意味着还债成本的减少和债务风险的降低,既然债务风险降低了,为什么不多借点钱呢?

所以,本次利率改革如果执行不当,不但不能有效纠正资源错配的弊端,相反还有可能进一步刺激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从而进一步抬高中国经济的总体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