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队人员质量指导思想优化方案

团队人员质量指导思想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团队人员质量的指导思想是“全员实施”质量管理指导思想在团队人员质量中的具体体现、细化与运用,由此将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首次提出八项管理原则之一的“全员参与”或2015版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改进的七项管理原则之一的“全员积极参与”的质量管理指导思想再一次进行了改进和提升。

团队人员质量指导思想优化方案

3.1 团队人员质量的贡献者

在团队人员质量中,人员不仅仅是团队人员的基础单元,人员质量也不仅仅是团队人员的基础单元,人员更是团队人员质量的贡献者和受益者,是贡献者和受益者的统一,这就是团队人员质量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的本质还是“全员实施”质量,但内容根据团队人员质量的特点,进行了细化。

“全员实施”指导思想应用于团队人员质量之中时,其内容表述为:

a. 人员是团队人员质量的贡献者和受益者;

b. 各级人员都是团队人员之本,只有他们紧紧围绕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将共同的工作高效做好,用自身的质量保证团队人员的质量,才能为团队人员和自身带来效益。

团队人员质量的指导思想是“全员实施”质量管理指导思想在团队人员质量中的具体体现、细化与运用,由此将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首次提出八项管理原则之一的“全员参与”或2015版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改进的七项管理原则之一的“全员积极参与”的质量管理指导思想再一次进行了改进和提升。

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首次提出八项管理原则之一的“全员参与” 是现代质量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贯穿于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人员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参与质量的改进和提升,成就了现代质量管理大业。但是,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大,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与要求的不断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成为组织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全员参与这一指导思想也暴露出了不足。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不够;二是弱化了人在质量中的作用。(www.xing528.com)

2015版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七项管理原则将“全员参与”修订为“全员积极参与”,对“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指导思想进行了提升。其术语定义“参与:参加活动、事项或介入某个情境”,而“积极参与:参加活动并为之做出贡献,以实现共同的目标”,从术语定义分析,从“全员参与”到“全员积极参与”有了较大改变,给出了“做出贡献,以实现共同的目标”的结果要求,但其本质要求还是缺少的,“参与”或“积极参与”都不是人员职责内的事,更像是一件额外的事,结果的好坏仅为额外的贡献似的。

众所周知,在实现产品质量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通过自身的工作来实现产品质量的,做工作并将工作做好,这是基本要求,也是分内之事,责无旁贷。因此,人员不应该是质量的参与者,更应该是质量的实施者,是通过人员做工作、做好自己承担的工作来实施质量的。基于上述缘由,《人员质量:基础理论与方法探索》一书提出了“全员实施”的质量指导思想,认为:人不再是质量的参与者,而是质量的实施者。

“全员实施”质量指导思想表述为: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将自己的工作高效做好,才能为组织和自身带来效益。

“全员实施”质量管理指导思想再一次提升了“全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指导思想,这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和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